冀东奔城新人,“奔城”意为走出农村、奔向城市,同时,也是滦南县的谐音名字,既蕴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又反映了地方特征。“新人”寓指农民外出务工后有了新思维、新身份、新起点、新希望:新思维即产生新思想,走出狭隘;新身份即告别过去,变成城市产业工人;新起点即转移就业致富,走向新农村建设;新希望即外出务工,给农民生活带来无比广阔的前景。近年来,滦南县精心打造“冀东奔城新人”劳务品牌,先后与北京、天津、上海、大连等地的 179 家企业建立了劳务输出合作关系,获得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力资源供给基地”,北京亦庄开发区“劳务输出实验基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欣阳塑胶有限公司“优秀劳动力基地”、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农民工定点基地”、河北省“农村就业示范县”、河北省“城乡统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试点县”等荣誉称号。滦南县劳务品牌“冀东奔城新人”还多次被《河北经济日报》《燕赵都市报》《唐山劳动日报》等各大媒体刊载专题报道,合计 24 篇。
目前,滦南县年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约 1.15 万人,常年在外农民工约 6.7 万人,创直接工资性收入约 24.1 亿元。全县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工作已形成产业,创出了自己的劳务输出品牌之路。
一、强组织建设,构建统筹就业管理平台
滦南县是农业大县,资源匮乏。滦南县委、县政府为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实现脱贫,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人社、财政、税务、交通、工商、广电、农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各镇年终目标考核,形成了权责明确、协调统一、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滦南县《关于进一步搞好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意见》《关于建立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列入每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滦南县还建立了以县劳动就业服务局为龙头,以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站为纽带,以村就业联络员为基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三级信息服务网络,从而为统筹城乡就业、做大做强劳务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抓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为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及就地转移就业,滦南县按照“走得出、留得住、信誉好、收入高”的方针,打造滦南“冀东奔城新人”劳务品牌,投资 2300 万元建立了滦南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开设天车工、指车工、叉车工、煤矿采掘工、电子电工等 13 个专业,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 217 期,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农民工 3.6 万人,保证了转移就业农民工的素质,维护了“冀东奔城新人”劳务品牌的信誉。根据企业需求,还与北京、天津、曹妃甸等地的多家企业签订了定向、订单培训协议,每次开班人数都在 200 人以上。滦南县成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首钢京唐公司)、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开滦集团)等知名企业名副其实的人力资源“蓄水池”,被誉为信得过的“优质就业示范基地”。目前,仅在首钢京唐公司、开滦集团工作的滦南籍农民工就有 4000 多人,在东海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海特钢)就业的滦南籍农民工则有近 2000人。2014 年 4 月,滦南县劳动就业服务局被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2013 年度全省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示范性单位”。
三、建劳务品牌,搭建富民脱贫之路
滦南县劳动就业服务局成立之初为打开农民工就业渠道,全局上下坚持常年性下乡宣传组织,不分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通过电视台发布用工信息、进村组织发动,克服时间短、任务重等重重困难,硬是凭着一股子韧劲,按期保质保量地满足了合作地区连续每周 200 人的用工需求。抓劳务输出工作伊始,滦南县就把目光瞄准北京、天津、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把知名企业、跨国公司作为主攻目标,千方百计和它们建立用人关系。从遭遇白眼、坐冷板凳到座上客,滦南县劳动就业服务局一班人马经历了重重困难,但他们凭着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精神终于打开了这些大公司的用工之门。为了更好地与这些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该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劳务输出办事处,加强与这些地区劳动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滦南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不断走访用工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采集用工信息,想用人单位之所想,急用人单位之
所急。2006 年 7 月,北京富士康公司急需员工 500 多人,滦南县劳动就业服务局接到用工需求后,积极与秦皇岛、沧州、邯郸等地劳动部门和职业技术学校取得联系,并达成劳务协议,一次性为该公司组织 770 余人参加面试,面试合格录用员工 550 人,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赢得了企业的充分认可,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近几年,随着唐山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滦南县准确把握时机,及时把劳务输出重点转向曹妃甸工业区,充分利用比邻曹妃甸的地缘优势,打开曹妃甸工业区的用工市场,开辟了新的农民工输出基地,与曹妃甸工业区的各大企业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目前已向曹妃甸工业区的输送务工人员 1.3 万人。随着“冀东奔城新人”品牌知名度日益扩大,各地用工人数也日渐增多。2019 年 10 月,为廊坊富士康公司组织输送员工 150 名;2019年 11 月,接到中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两天内输送 130 名司炉工、钻井工的订单任务,滦南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连夜组织招工,每天下乡到晚上 10 点多,当 130 人的队伍按时到达中石油集团渤海钻探
工程有限公司时,滦南人的工作效率和敬业精神换来了该公司长期合作的承诺。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10 年 6 月 28 日,滦南县劳务品牌“冀东奔城新人”正式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成为唐山市第一个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劳务品牌。
四、抓品牌影响力,改变冀东劳务经济新格局
随着“冀东奔城新人”劳务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滦南县劳务输出层次不断提高,本地农民对工资水平的认可程度和就业视野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一般都在 3000 元以上,各类技术工种月收入在4000 元以上,矿工月收入在 6000 元以上,就业视野也由本县向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扩展。近几年,滦南县每年有组织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 9000 人以上。滦南人秉承“要做就做最好”的理念,使得“冀东奔城新人”扬帆远航,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冀东奔城新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渠道;使得“冀东奔城新人”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知名度的劳务品牌。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滦南县准确把握时机,及时把劳务输出重点转向曹妃甸工业区,充分利用比邻曹妃甸的地缘优势,打开曹妃甸工业区的用工市场,开辟了新的农民工输出基地,与曹妃甸工业区的各大企业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目前已向曹妃甸工业区的输送务工人员 1.3 万人。随着“冀东奔城新人”品牌知名度日益扩大,各地用工人数也日渐增多。2019 年 10 月,为廊坊富士康公司组织输送员工 150 名;2019
年 11 月,接到中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两天内输送 130 名司炉工、钻井工的订单任务,滦南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连夜组织招工,每天下乡到晚上 10 点多,当 130 人的队伍按时到达中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时,滦南人的工作效率和敬业精神换来了该公司长期合作的承诺。
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10 年 6 月 28 日,滦南县劳务品牌“冀东奔城新人”正式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成为唐山市第一个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劳务品牌。四、抓品牌影响力,改变冀东劳务经济新格局随着“冀东奔城新人”劳务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滦南县劳务输出层次不断提高,本地农民对工资水平的认可程度和就业视野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一般都在 3000 元以上,各类技术工种月收入在4000 元以上,矿工月收入在 6000 元以上,就业视野也由本县向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扩展。近几年,滦南县每年有组织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 9000 人以上。滦南人秉承“要做就做最好”的理念,使得“冀东奔城新人”扬帆远航,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冀东奔城新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渠道;使得“冀东奔城新人”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知名度的劳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