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典型宣传

天镇保姆助力巾帼走上脱

文章来源:中国公共招聘网 时间:2020-01-08

一、“天镇保姆”从无到有

天镇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底子较薄,但也具备一些先天优势,比如,区位优势明显,距北京 280 公里;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富余劳动力5.4 万人,其中妇女 2.6 万人。该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自 2012 年起,开始探索以家政服务劳务输出为主的脱贫之路,天镇保姆应运而生。

一直以来,晋北农村思想闭塞,束缚了当地农村妇女外出就业的脚步,当地人称之为“腿短”。八年来,从刚开始的农村妇女不愿意参加培训、不情愿外出务工,发展到现在的只要是有保姆培训,妇女们争先报名,班班学员爆满的情形,这些改变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定点帮扶以及天镇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分不开的。天镇县坚持以培训农村妇女从事家政服务为切入点,通过开展“万名巾帼闯京城,劳务增收创新业”行动和“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积极发展保姆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举办家政服务劳务输出培训班 158 期,累计培训 15872 人次,成功实现转移就业 7125 人,人均年收入 4.2 万元以上。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天镇县先后组织、动员、培训、输送 3800 多名农村贫困妇女实现

充分就业,带动近 1.3 万人脱贫。2019 年以来,“天镇保姆”已举办 20期培训班,共计培训 900 人,面向北京、天津、呼和浩特、包头、太原、大同等地的多家家政公司,实现了培训、就业无缝对接。目前,天镇保姆已成为一个特色劳务品牌,实践证明劳务培训输出是成本低、见效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

天镇县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探索精准扶贫路径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得到中央和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以《天镇保姆进京记》为题进行了连续报道;天镇县凭借“‘天镇保姆’探索精准扶贫有效途径”被“2015 第十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评选为“2015 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山西日报》、北京卫视、山西卫视等媒体都予以重点

报道。

二、五大举措力促天镇保姆品牌做强做大

(一)转变思想观念

扶贫首先要扶志。天镇县群众乡土观念浓厚,外出打工,怕工资没保障、怕遇到危险、怕到大城市难以沟通。当地想帮助一名妇女就业,需要过妇女自身观念关、丈夫面子关、子女理解关、村干部思想关、村民舆论关。打造“天镇保姆”伊始,天镇县整合人社、妇联、扶贫办等部门之力,走村入户进行动员,挨家挨户坐在炕头上与贫困户算长远账、算增收账,逐渐打消她们的顾虑。

(二)紧抓市场机遇

2013 年年初,正值北京春节“保姆荒”,天镇县抓住机遇组织 23名贫困妇女来到北京,积极与客户对接,帮助她们选择服务的家庭,手把手教她们乘地铁、换公交,为她们迈出就业脱贫的步伐鼓勇气、强信心、做后盾。天镇妇女的淳朴、诚实得到北京客户的认可,仅两天时间23 名妇女就全部顺利就业。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分别以《北京家政与贫困县牵手》《天镇保姆春节期间驰援北京》为题作了报道,“天镇保姆”在北京有了名号,站住了脚。2018 10 月,在华北地区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暨“天镇保姆”推介交流大会上,“天镇保姆”品牌叫响全场,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和山西五省(区、市)54 家家政服务企业,开出高价,每月起薪 4000 元,最高 1.5 万元,将现场的“天镇保

”抢订一空。2018 12 月,在北京举办的“天镇保姆”品牌推介会,共吸引 10 余家京津两地的家政服务企业代表参会,再次有效推动了“天镇保姆”与京津市场的深度对接,会上,还举行了“天镇保姆”北京基地“党员之家”“妇女之家”“会员之家”“家政服务中心”的揭牌仪式,标志着“天镇保姆”基地正式落户北京,并将借助更高的市场平台,推动“天镇保姆”品牌的长效发展。

(三)以培训促发展

有了走出去的愿望,能否成功就业,关键还要看技能。为此,必须天镇保姆正在现场展示育儿技能以技能培训为抓手。近年来,天镇保姆的培训以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实

际操作为主,小到坐姿站姿、沏茶倒水,大到菜肴烹调、家居保洁、家电使用。为了让“天镇保姆”这一品牌做大做强,天镇县正着力打造“天镇保姆”升级版,即在初级学员培训合格的基础上,组织延伸培训,开办“天镇保姆”中级班和高级班。在“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训的“家政服务员”和相关专业的学员完成规定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课时和延长培训时间,有效提升“天镇保姆”的技能水平。2018 年,天镇县共开展“天镇保姆”中级培训 15 期,培训合格 599 人,培训效果已初步显现。

(四)以德育、党建提品质

在培训中,引入孝德文化课程,使“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理念融入家政服务工作中,同时开展“崇德向善、敬老孝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德、能、勤、纪”四个方面,着力提升保姆的内在品质,让每一位保姆都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开展党群共建活动,在保姆群体中建立联合党支部和工会,保姆党员就此诞生,农村妇女竞相入党成为美谈,使天镇家政服务更具特色,品牌更响。

(五)强化保障服务

天镇县专门成立推进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在北京设立劳务输出办公室,构建“培训、用工、服务、保障”一站式工作机制,实施“动员、培训、输送、签约、服务、回访”全方位服务。真正做到宣传动员当好领路人,就业服务当好介绍人,亲自输送当好保护人,跟踪保障当好“娘家人”。

三、劳务品牌打造密钥

劳务品牌的打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首先劳务品牌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到综合考虑、精准施策,比如考虑该劳务品牌在本地的基础积淀、劳动力数量、服务对象的市场距离、就业的吸纳量、组织化输出、培训的难度等,这些因素对劳务品牌的打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要充分调研论证,切忌“拍脑袋”上马,逐步推进品牌建设。刚开始,劳务品牌的打造,大多数是政府行为,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还要走出去多调研,学习先进成熟地区的做法,少走弯路、找出良方,逐渐形成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科学方法,切忌急功近利,变成名不副实的口号型劳务品牌。最后要在政策上多倾斜、人力上多支持、帮扶上多投入。特别是要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必须成立专门的党支部、工会,消除劳动者的顾虑和担忧,充分发挥政府和培训学校在引导、组织、服务上的功能,当好“娘家人”,为劳务输出提供“培训、输送、签约、服务、回访”等全方位服务。

专家点评:

天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借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口扶贫机制,该县从 2013 年开始,积极探索扶贫长效机制,狠抓劳务经济,以家政服务为切入点,开展了“万名巾帼闯京城,劳务增收创新业行动”。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天镇保姆以其特有的淳朴善良、勤劳诚实的品质和形象,赢得良好口碑。天镇县先后组织输出 3800 多名贫困妇女就业,并带动近 1.3 万人脱贫,同时开展“崇德向善、敬老孝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塑造“天镇保姆”的人文、诚信特色,创出了一条靠品牌劳务输出,就业脱贫的成功之路。“天镇保姆”也成为享誉北京、天津等地家政市场的金字招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