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典型事例

一名大学生的“创业记”

文章来源:中工网 浏览次数: 时间:2020-11-09

打开当天的营收记录,做财务整理和分析,这是小虎每晚的工作。疫情防控期间,22岁的大三学生小虎瞅准新商机,开办了外卖门店,如今经过一个月的“试营业”,经营已经步入正轨。8月18日,记者“慕名”前往万柏林区北寒社区,走访了已经两次创业的小虎。

太原后生校园“创业”

小虎是土生土长的太原后生,大名石伟雄。1.82米的个头,身材匀称,长相英俊,思维敏捷,这是小虎给人的第一印象。

2017年,小虎考入西南大学播音主持专业。习惯了北方干燥的气候,初到重庆,他有诸般不适应。比如气候潮湿,洗了的衣服常常晾一周都干不了,学生宿舍没有烘干机,常常挂满潮湿的衣物。

当同学们对此苦恼时,小虎独辟蹊径,看到了商机——为同学上门取送衣物并干洗。

他和另外7名同学一拍即合,开发了“沙鼠洗衣”微信小程序。小虎说,沙鼠是一种特别爱干净的小动物,平台名称由此而来。随后,小虎和同学一边在校内做推广,一边与校外干洗店谈合作。半个月后,他们的平台已积累了首批2000多名客户。第一单生意是小虎的一名女同学,她有3大箱、20多件衣服需要干洗,小虎和合作伙伴喜滋滋地接了这个“大单”。

西南大学师生共6万余人,洗涤市场很大,通过小虎团队的平台下单,既便宜,还方便,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成了“顾客”,就连学校教室窗帘的洗涤业务,校方也交给了他们。

小虎是平台的“运营总监”,从大一下半学期开始,小虎每个月都有几千元不等的收入,已经不需要伸手向家里要钱。

疫情袭来瞅准商机

受疫情影响,小虎从放寒假后就再未返校。春季开学后,他每天在家上网课,有时父母不在家,小虎就点外卖解决吃饭问题。

从点外卖这件事,小虎再次发现商机。他和两名同龄朋友聊及此事,大家深有同感,准备在外卖行业中找到创业空间。

经过寻找比对,他们选择了加盟“拼一碗蛋炒饭”。这家蛋炒饭外卖店在全国已经颇具人气,但在太原市场仍是空白。加盟需要费用,小虎多年来攒了6万多元钱,但还差3万,他将自己的创业构想分享给父母后,父母虽然都是农民出身,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知道儿子做事稳当靠谱,表示愿意支持儿子的创业梦想,便借给儿子3万元启动资金。7月份,小虎位于五一广场的“拼一碗蛋炒饭”门店开业,该店专做蛋炒饭,饭菜味道很受顾客欢迎,很快就做到了每天200单以上的业绩,每天收入能达到2500多元。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如今,门店逐步走上正轨。

学习实践相互促进

9月份开学,小虎就要返校了,太原新开拓的外卖生意稳步发展,小虎只需要远程把控财务状况,同时与合作伙伴及时沟通即可。

将这么多精力投入在创业上,是否会耽误学业?其实,聪明的小虎早已对人生有了清晰的规划。

播音主持是他非常喜欢的专业,也是他未来的就业或创业方向。目前的创业,仅仅是他积累社会经验的一部分。在创业过程中,他感受到知识储备的不足,为了弥补缺失,他已于大二开始修第二学位——金融学。通过学习,他明白了商业运作的规律,并积极作用于两次创业,不管是用人管理还是资金运作,都有模有样。

“两次创业经历,使我更加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也使我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和完整。”小虎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