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创业舆情

支持返乡创业如何下好环境“先手棋”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时间:2018-03-01

 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是“双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采访中,不少创业者反映,他们常要经历或长或短的“环境不适应期”。土地厂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供需矛盾成为横亘在创业计划前的“拦路虎”。

 进一步优化返乡下乡人员创业环境,才能让他们的步伐与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齐头并进,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动能。

 用地难配套弱促创业亟待补齐硬件短板

 “为了项目落户,从镇上到县里,从县里到镇上,腿都跑‘细’了。”2016年,在外闯荡20多年的江苏省海安县创业者曹信福准备回乡投资,不料却遭遇用地瓶颈,前景可观的万头生态肉牛养殖项目只能停留在一纸规划上。

 “不少创业项目对场地需求较大,前期收益有限,如果土地流转成本过高,或者宅基地使用权得不到保障,会影响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一位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创业者告诉记者。

 支持返乡下乡创业,首先要念好“土地经”。

 今年2月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的房屋使用权。

 土地“醒了”,房子“活了”,农民闲置住房能成为发展旅游、养老、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效载体,创业者也可放心地去农村大展宏图。

 在场地扶持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各地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要确定一定比例奖励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今年1月19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透露,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意见》规定,村庄建设用地整治复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返乡下乡创业;盘活闲置的办公用房、校舍、厂房、仓储等存量资源;允许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在宅基地内搭建简易生产用房,创办小型加工项目。

 解除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各地政府也在积极行动。

 2017年9月,湖北省发布的《关于大力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工作,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将腾退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

 建平台铸链条科学规划实现集聚效应

 “基础设施条件上去了,广大小微企业才有望走上‘快车道’。”山东省临朐县华源纺织公司经理、日本学成归来后回乡办厂的刘新山说,“如今供电部门还能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可靠稳定的电力‘点亮’了我的创业梦。”

 基础设施健全与否明显影响着返乡下乡创业的成本。由于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限制,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在交通、物流、网络、水电等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受访专家告诉记者,一些涉农创业者前期基础设施投入便动用创业总资金1/3,即投入100万元,仅有60多万元用在实际经营上。大多数返乡下乡创业项目尚处于自发、起步阶段,持续经营尤为不易。

 在此情况下,政府为返乡下乡创业者搭桥铺路,加强各项保障措施,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便显得格外重要。

 对于补齐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等。

 “目前小城镇和农村创业和环境日趋成熟,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统筹取得显著进展。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鼓励创业创新,服务和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陈传波认为,一方面,创业产业园和孵化基地正成为返乡下乡人员“扬帆起航”的“港湾”,另一方面,互联网补齐农村平台与渠道的短板,为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为返乡下乡人员从事二、三产业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部分地区创业项目仍存在“小且散”的特点,看上去“遍地开花”,实则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后续发展潜力、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指出:“返乡下乡创业不能走粗放发展之路,‘村村点火’‘乡乡冒烟’,这不仅不符合现实要求,而且也会造成资源浪费、不良竞争。”他建议,地方政府应突出产业引领,因地制宜发掘优势产业、特色产品,还要努力接通并延伸已有产业链,实现生产要素集约、高效利用和基础设施共享,从而推动当地创业项目实现集群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强服务优政策为返乡创业按下快捷键

 “不了解国家政策”“相关手续太繁琐,周期长、沟通成本高”“办事找不到门路、摸不清头绪”……

 如何解决政府与创业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返乡下乡创业政策支持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陈传波指出,一是优惠政策知晓率低,宣传不到位、不接地气;二是优惠政策申请复杂;三是政策协同性不强,针对返乡下乡创业的扶持政出多门;四是优惠政策和服务职能向工商资本倾斜多,对普通创业者扶持的含金量小。

 党国英的看法与陈传波不谋而合:“基层政府应着力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在‘简、快、便、优’上下功夫,提高重视程度、改善办事态度、提高工作效率、设立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引领和保障工作,充分调动返乡创业人员的积极性。”

 用好环境才能留住人心。如今,各地政府已逐步意识到,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创业者“扶上马送一程”。

 河南省濮阳市开通返乡创业“绿色通道”,推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提供项目审批、政策咨询、创业指导、注册登记、创业贷款、社保接续、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大礼包”。

 山东省菏泽市举多部门之力推出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支持进城购房、优化健康服务、进行表彰奖励等措施的“黄金二十条”,并要求各县区在返乡创业服务中心设立举报窗口,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违规违纪行为。

 除了各地政府正在“热情招手”,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到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在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

 对此,受访专家认为,返乡创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创业者所引发的涟漪效应能有效带动周边地区成事干事氛围的形成。同时,乡村振兴又能进一步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软硬件环境。(李浏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