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就业案例

巧用就业困难人员 解用工燃眉之急

文章来源:中国公共招聘网 浏览次数: 时间:2017-01-16

回放:     

春节刚一上班,一家连锁超市的人事专员甄先生就火急火燎地来到职介中心希望能够发布招工信息并推荐人员。只见招聘简章上招聘涵盖理货员、促销员、生鲜工、货车司机等多个工种岗位,且需求人数较多。招聘简章上还注明一线只招收外来务工人员,甚至一些管理岗也侧重招聘来京求职者人员。职业指导师将甄先生请到职业指导室细聊起来。

对方诉苦到:春节前很多来京务工人员批量的离职返乡,造成单位大量岗位空缺,用工紧张。年后,想通过区职介尽快招工以恢复正常的经营运转。

当职业指导师问道:“招用本市人员会是怎样时?”

对方急忙回答道:“之前招用的本地求职者怕苦、怕累不说,对工作还挑三拣四,要高工资,保险费用支出也高于来京人员,为节省成本,无奈之下做出了尽量招收来京务工人员的决定。再说,招用本市人员管理也不方便。”

“在什么地方管理不方便?”

“招用失业人员还要办理招工备案、管理档案的事情,人走的时候还有很多的手续要办,没有招用来京务工人员省事儿。”

“如果眼下一时招不到所需要的人员,准备通过什么方式来缓解?”职业指导师继续问道。

“你说我们给的工资也不低了,还有饭补,平常招聘就难,现在更不要说了,这是我们最发愁的。”

诊断:

从本案例看,招聘、应聘、辞职、再招聘、再应聘,员工向走马灯一样的轮换,似乎是这家超市的工作常态,他们不仅是遭遇“用工荒”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留人难”的问题。在咨询的过程中,感到用人单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遇到了客观现实的影响。逢年佳节超市生意兴隆,而大量来京务工人员急于回家过年,人员更显短缺。节后,有些务工人员需要与家人多团聚一些时间或另谋发展,并不会马上返京,在招聘的可选人员上尤为不足。

二是在招聘中存在就业歧视。片面的认为本地求职者难管理,对工作挑剔,过于追求高薪酬,人为地设置了限制,缩小了招聘的范围。

三是忽视了来京务工人员流动性强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加之弃用本地人员,走入“招人难”的困境。

四是该超市招聘专员缺乏对本市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能力就业优惠政策的了解,忽略了招用本市人员的优势,过高地估算了本地员工的用工成本。

五是在用工上缺乏规范用工意识,存在不和谐劳动关系的行为。

指导: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劳动密集型的超市连锁业的发展,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然而,工作辛苦、倒班、工资收入不高等特点,造成人员流动性较强的现实问题。本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对用工单位的指导过程中,指导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用人单位给予了指导。

第一,向用人单位介绍招用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优惠政策,并通过介绍已享受优惠政策单位的典型案例,帮助其了解享受用人单位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是减少企业人工成本、实现开源节流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二,建议用人单位放宽用人标准。通过“算具体账”的方式,让用人单位看到招用本市失业人员及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从而扩大招聘范围。

第三,通过对比法,分析本市人员就业的优势。介绍本地区就业困难求职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就业需求,分析其就业优势,如珍惜就业岗位、了解消费者需求、服务更贴心、不存在春节集中返乡,大量流失的问题,从而消除对用人单位招聘中存在的片面思想,缓解“招工难”的现状。

第四,面对“招聘难”、“留不住”的局面,企业要自救。建议用人单位针对本行业特点,注重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强化敬业精神的培训,推荐优秀人员和骨干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竞争力,用“感情牌”,使员工真切感受到被尊重,从而增加归属感,减少流失量。

第五,引导用工单位规范用工行为,履行社会义务。通过介绍用人单位不规范用工行为而败诉的典型案例,帮助了解招用失业人员不办理招工备案的危害及对求职者个人的影响,使对方真正认识到规范用工行为是对双方的合法保护,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而不是自找麻烦。

通过一番交谈,甄先生感到收获很大,认可了职业指导师的建议,表示回去和单位领导汇报情况。

第二天,一早儿甄先生再次来到区职介,表示领导同意招用本市人员,希望帮助挑选一些理货员、促销员试试看。

不久,甄先生来电话说:已经准备向区有关部门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领导对他的工作也非常满意,希望继续为他们推荐合适的人选。

小结:

近年来“招工难”的出现,对人力资源市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来说,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加强职业介绍的精细化服务,提高“人职匹配”度,减少求职者盲目应聘与流动,助推劳动者稳定就业,解用工燃眉之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