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就业服务

化解结构矛盾 助力就业扶贫——陕西省勉县扶贫车间招工难与贫困户就业难现象调查

文章来源:中国就业网 时间:2019-09-03

就业是实现贫困户快速增收的重要渠道,更是稳定脱贫的有效途径。随着陕西省勉县就业扶贫各项政策的落实,大成电子、政力制衣等一批扶贫车间、扶贫工厂相继建成,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持续增加,用工数量大幅增加,满足了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的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就业扶贫的进程。但由于扶贫车间的用工结构呈现多元化现象,企业用工需求与贫困户就业愿望及稳定性的矛盾逐步显现,呈现出了扶贫车间招工难与贫困户就业难的“两难”问题,致使扶贫车间带贫益贫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既不利于扶贫车间的长期发展,又制约贫困户通过就业扶贫实现脱贫增收的步伐。

现状调查

首先,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愿望十分迫切。2018年勉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15万人,占有就业愿望贫困劳动力的93.1%,贫困劳动力脱困的愿望迫切。

其次,贫困劳动力就业以省内季节性流动为主,薪酬水平低。一是70%贫困劳动力属于季节性流动,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走出家门去务工。二是季节性流动的范围主要以省内为主,年龄在26—45岁的贫困劳动力人员比重最高达65%。三是贫困劳动力就业主要分布在建筑、采掘、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简单的手工和体力劳动,薪资水平普遍较低,主要在1500—2500元区间,属于低水平就业。

最后,扶贫车间招工难与贫困户就业难的“两难”问题突出。一方面企业能够招收到的贫困户劳动力都存在着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问题,同时,他们就业需求的季节性很强,就业不稳定,不适合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贫困劳动力对生产车间规章制度的适应性较差,进入企业后不能按要求规范自身行为,自尊心强,轻易就辞工或不告而别,使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增收计划难以有效落实。勉县政力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扶贫工厂,计划用工700人,实际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只有99人,集中反映了扶贫车间招工难与贫困户就业难的“两难”问题。

原因分析

一是贫困户对薪酬待遇期望高。据调查,电子、制衣等领域计件制平均工资为每月1500元左右,建筑领域稍高,平均每月2500元左右,与2017年全国农民工月均收入3485元相比,总体处在较低水平。贫困劳动力对招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薪资期望过高,成为“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二是贫困劳动力素质与企业岗位要求不相匹配。贫困劳动力普遍素质不高,受自身知识、技能条件限制,纪律观念淡薄,责任担当意识不强,不能胜任岗位技能要求相对高的企业,很难转变为复杂技能型的劳动者。

三是企业忽视文化建设。客观上,部分企业在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上存在不足,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激励关怀机制,凝聚力号召力不强,导致本地务工人员普遍缺乏归属感、成就感,缺乏“爱岗敬业,以厂为家”的动力,出现“进来易、难留住”的情况。

建议对策

基于企业招工难、贫困户就业难问题的特殊性,结合勉县实际情况,需要企业、贫困户、镇村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企业要转变用工思维。破解招工难,重点在于企业提升自身吸引力,以合适的待遇留住人。一要放宽招工限制;二要适当提高报酬和福利待遇;三要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四要提升用工环境软实力。

第二,贫困劳动力要转变务工理念。实现稳定就业,关键要靠贫困劳动力增强自身实力。一是降低就业预期,务实肯干;二是积极参加培训掌握技能;三是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第三,要加大扶贫扶志、扶智力度。提振贫困劳动力的内生动力,是解决“两难”的重中之重,各镇村和人社部门要持续用力。一是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培树先进典型;三是引导转变就业观念;四是强化技能培训。

第四,构建全方位就业扶贫格局。各镇村、有关部门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在促进就业,壮大产业,助力脱贫上共同发力、创新举措、久久为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