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就业服务

北京:“京尤码”助力高校毕业生快就业

文章来源:中国就业网 时间:2020-08-12

“由于疫情影响线下招聘会取消了,我们暂时不能回校,与企业对接也不太方便。”尚未确定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毕业生邢泽宇说,他感到一些焦虑,这也是当前不少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心态。

为解决疫情期间企业和学生见不了面,对接难、招聘难、就业难等问题,7月1日,北京市人社局在落实人社部“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要求过程中,率先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入手,上线“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创新推出高校毕业生专属二维码——“京尤码”。毕业生通过这一平台,可申请生成“京尤码”,实现就业创业服务“打包办”“码上办”“征信办”“智能办”。

“打包办”更高效

受疫情影响,今年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同时,由于线下服务不能正常开展,给就业服务工作也带来了挑战。

“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平台的主界面,记者看到个人求职、实名制登记、招聘活动、就业见习、档案服务、政策服务、就业创业指导、申领补贴、大学生创业板、职业测评等10个关联事项共30项服务内容。这些被“打包成一件事”。

“我们开通线上综合窗口,打造‘就业服务便利店’,真正实现‘不出门、不跑腿,一个页面办到底’,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带来全新优质的人社服务体验。”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邢泽宇在山西老家看到相关新闻后,立即进行了注册。“登录平台就能看到各区的专场招聘会,企业宣讲会,还能直接输入关键词查找相关岗位,确实很全面很高效。”他表示,要把这一平台推荐给同学使用。

“码上办”更便捷

“京尤码”体现了“北京尤其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之意。据北京市人社局局长徐熙介绍,为加强企业与毕业生的有效对接,该局借鉴健康码的成功经验,在高校毕业生陆续离校的时间节点推出“京尤码”。

“高校毕业生可通过北京市人社局官网、‘北京人社’APP等途径获取专属‘京尤码’。毕业生注册登录后,后台会对其进行大数据比对和身份数据识别。平台进行线上‘发码’,毕业生凭码即可享受求职应聘、申请见习、档案查询等线上全链条服务。”北京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

毕业生获得个人专属“京尤码”后,可以保存或打印。参加招聘时,企业通过扫描“京尤码”,即可获知毕业生的个人简历、认证数据等,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此外,用人单位也可通过注册,形成单位独有的“京尤码”,毕业生通过扫码,就可以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岗位、单位介绍、征信情况等。

“我觉得这个码特别好,很多政策和服务随手就能查到,通过扫码能即时了解企业的情况,相当便捷。”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小赵说,以前在其他平台找工作,或多或少有些顾虑,现在一码在手不担心遇到虚假招聘信息。

“征信办”更安全

为营造更加安全可信的服务环境,“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还创新引入了职业征信理念,对毕业生和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客观描述。毕业生和企业可分别根据对方信用情况来判断和选择。

对于高校毕业生,系统将与北京市教委提供的北京地区毕业生数据进行比对认证,确认集成毕业生的学籍数据、实名制登记数据、社保数据与学习经历和从业经历等,比对通过后才能实现身份关键信息认证和平台准入。

对于用人单位,系统通过后台对接社保、劳动监察、市场监督管理等信用数据,对单位及岗位信息进行信用确认,体现企业社保缴费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用工、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失信等内容,为毕业生提供客观准确信息。在求职招聘环节,还将进行供需双向认证和数据比对,增进毕业生和企业的信任度。

北京自来水集团招聘负责人表示:“通过服务平台可以快速了解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找人才’模块可根据企业需求精准搜索学生信息,特别好。对企业和学生的征信,一改以往招聘活动尤其是网络招聘会中企业、求职者信息可信度低、诚信度低的风险,减少了企业招聘成本、不仅能提高招聘成功率,还能反映应聘者个人素质及社会信用度,让我们开展招聘工作更加顺畅了。”

“智能办”更精准

智慧服务是政务改革的方向。北京市人社局建设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试水智慧服务,依托数字化平台将智慧服务与智能管理有机融合,做到更加精准高效。

“在招聘环节,平台运用AI技术,为毕业生自动匹配岗位,实现智能动态推送。在政策服务环节,毕业生可以通过平台,实现‘点单式’查询。”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智能管理方面,该局利用大数据,通过服务平台,对毕业生进行立体画像,对用人单位进行需求结构分析,实现“一人一档”“一企一档”,通过服务持续积累供需两端数据资源,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结构分析,科学准确研判毕业生就业形势。同时,将首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毕业生群体的数据信息,作为用户起始数据嵌入人社大数据,为人社大数据管理和应用提供支撑。

下一步,北京市人社局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丰富“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功能,完善相关服务举措,为毕业生和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