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就业服务

山东济南:确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人才网 时间:2020-12-2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三五”以来,济南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勇担责任使命,狠下“绣花”功夫,集中攻坚克难,着力在落实增收减负、改进帮扶方式、提升脱贫质量上求得新突破、取得新实效,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南部山区西营街道积米峪村村民易地扶贫搬迁后住上了新居。

以产业带动就业共促脱贫贫困群众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

我市按照“村有产业、家有就业、户有分红”的目标,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脱贫,全面夯实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基础,贫困群众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

今年41岁的许方霞是济阳区垛石街道柳家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多年前,她还整天为生计发愁,是村里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市妇联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引来了脱贫项目——建成蔬菜高温大棚,这让许方霞内心泛起了波澜,心中燃起希望。

蔬菜大棚建成后,许方霞紧紧抓住机会,承包了一个高温蔬菜大棚种植黄瓜。半年下来,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许方霞家的黄瓜大棚纯收入就有七八万元。经过这几年的辛勤劳动,许方霞家里还清了欠债,还重新装修了房子,安上了空调、电脑,买了新的衣橱,家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产业扶贫“造血”功能,我市推行贫困村产业扶贫“1+1”工程,引导贫困村发展种养加、乡村旅游、光伏项目1463个,每个具备条件的贫困村都有一个特色产业项目和一个光伏发电项目,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贫困村占到30%;同时,创新实施“插花户”产业帮扶,整合各级资金,建成镇级产业扶贫项目436个,通过土地流转、入园打工、承包经营、项目分红等方式,实现非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

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创新实施“贫贫互助”模式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

我市结合贫困人口老弱病残占比70%以上的实际,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核心标准,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建立完善了以“三年行动意见”为基础、39个部门专项方案为依托、70个具体实施办法为支撑的“1+39+7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有力推动了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54岁的李云福,是章丘黄河街道字王村的贫困户,他有视力残疾,虽然带着1000多度的眼镜,却只能看到10米远的距离,打工没人要,一直单身,种种不幸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信心。被聘为助老员后,每月能获得600元的收入。他服务的对象是68岁的低保户、肢残者车祥胜。李云福在提供定时定量基本照料的同时,还帮助车祥胜请医拿药、聊天排解孤独,大大改变了车祥胜的生活面貌。

让贫困群众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帮助,靠自身劳动养家糊口,章丘区黄河街道摸索出一套“贫贫互助”模式,走出了一条志愿服务的文明实践之路,有效满足了农村贫困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

用宣讲践行“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我市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多措并举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着力激发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为此,我市建立了脱贫攻坚讲习所,成立扶贫政策、实用技术、脱贫故事三个宣讲团。

与此同时,今年7月中旬,我市启动了“牢记嘱托 决胜脱贫 振兴乡村”宣讲活动,组建了济南市“牢记嘱托 决胜脱贫 振兴乡村”宣讲团,利用固定地点的“课堂讲习”、田间地头的“现场讲习”、互联网平台的“远程讲习”,向贫困群众讲思想、讲政策、讲思路、讲方法,帮助他们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发展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有尊严地脱贫。

一场场深入人心的百姓宣讲,让党的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次次丰富实用的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端起增收的“新饭碗”……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讲习培训400多场,参加贫困群众2万多人次。深入开展以庭院美、生活富、家风好为主要内容的“争创出彩人家、共建美丽乡村”活动,选树57个贫困村为“出彩人家”典型村、2982户贫困户为“出彩人家”示范户,通过典型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竞相出彩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