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就业服务

天津西青:全力打造更有温度的37℃人社服务

文章来源:天津市人社局 . 时间:2021-07-07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天津市西青区人社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实施“五心”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高效架起人社服务为人民的“连心桥”,努力将西青打造成为优质就业之城、全民社保之城、人才向往之城、和谐劳动之城。

实施护航企业助发展“信心”行动。一是强化政策落实。结合“亲商八条”“双万双服促发展”等活动,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定期深入辖区内企业开展走访对接,大力宣传宣讲人社政策,推动稳就业促创业各类惠企政策集聚发力,切实降低用工成本、稳定就业岗位,共审批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7000余万元、惠及企业3000余家。二是强化用工保障。绘制企业帮扶地图,为每家企业指派专属“就业红娘”,依托西青人社云平台和“一南一北两级多点位”免费招聘场所,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特点、用缺工情况,定期举办招聘求职、劳务对接等全天候、不间断、零距离就业招聘服务,共组织开展招聘会80余场,为1500余家企业解决缺工问题。三是强化风险防控。落实企业用工实时监测和批量减员预警机制,通过实地走访和小程序摸排等方式,密切关注区内重点企业用缺工情况,对缺工、批量退工减员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专场招聘等公共就业服务,严防规模性失业风险。

实施社保无忧解难题“贴心”行动。一是特岗审批提速度。针对区内部分企业反映特岗审批人数多、材料搬运难、无法到现场报审的实际问题,坚持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采取主动上门、服务到企的方式,组织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办公,进行专题业务经办指导,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应审尽审、应批尽批。二是病退申报优服务。针对企业职工患者在外省市就医申报病退的堵点、难点问题,组织专人开展“上门送审批”服务,主动到职工患者就医所在地现场为其核查病例,办理病退手续。三是工伤鉴定到基层。针对因工作事故致病、致残,无法亲自到现场办理工伤鉴定的企业职工,组织工作人员和专家上门提供服务,经办模式由“最多跑一趟”实现“一趟不用跑”,切实让职工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实施人才引育增活力“诚心”行动。一是引才有道,集聚充足“人才池”。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和新动能引育五年行动计划,面向新动能和信创等领域企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引才活动,引进各类人才3281人。二是育才有招,构建科学“培养链”。大力培育产业发展所需人才,推荐2人申报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申报天津市顶尖领军人才专项资助、3家企业5名博士申报第四批博士(后)来(留)津专项资助,为806人兑现人才资助1452.4万元,推荐19家企业入选天津市“项目+团队”重点培养专项、发放创新创业资助690万元。三是爱才有方,争当服务“店小二”。优化引才落户流程,开通互联网及手机端预约预审平台,实现“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育平台,推荐8家企业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动人才安居工程,中北红璞公寓和万科泊寓被认定为首批市级人才公寓。

实施劳动关系促和谐“安心”行动。一是着力促进和谐同行。推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调机制职能作用,切实规范企业用工管理,有效预防劳动关系风险隐患,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选取8家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二是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全面贯彻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加强多部门协调联动,推动各项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集中开展执法专项行动,督办查处重大欠薪案件,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三是创新争议调处模式。构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多元化机制,推进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建设,探索建立“巡回仲裁庭”制度,在街镇劳服、企业一线组织现场仲裁庭审,切实营造诚信规范、公正高效的法治氛围。

实施公共服务更便民“暖心”行动。一是推行“综合柜员制”改革。按照分类推进、先行先试、全部整合的工作思路,将17项即办即结事项纳入“综合柜员制”服务事项清单,通过理论政策培训、跨领域互帮互学、上机实操经办等方式,加大窗口人员培训力度,推动“单一性传统窗口”向综合性高效窗口”转变,切实解决办事窗口多、排队时间长等突出问题,让“一个窗口全搞定”成为窗口服务新模式。二是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组织局中层及以上干部职工到全区各人社窗口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以群众“懂不懂”、流程“通不通”、体验“好不好”为标尺,采取线上线下模拟体验、代办一件事、随机询访等方式,全方位查找经办服务中的“痛点”“堵点”,当堂“会诊”、对症下药,切实让群众办事更顺畅、更便捷、更满意。三是打造“办事一张网”模式。开发西青人社云平台,拓展政策宣传、职业介绍、直播带岗等功能,设计“码上就业”人企对接模块,汇聚接入“人易宝”等网上办事大厅,全面实现政策找企、政策找人和免审即办、一键申报,着力提升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水平,切实让人社服务更有温度、更有态度、更有力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