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就业服务

天津聚焦新职业新标准新机制 切实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时间:2021-07-23

本报天津讯 (通讯员 孙涛)近年来,天津市人社局为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职称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增设职称专业、优化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深化,人才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企业技术创新实力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

聚焦新产业新职业增设职称专业,实现“干什么评什么”。围绕人社部近年发布的新职业,及时明确对应的职称专业,畅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职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三年来,先后增设人工智能、科学传播、快递工程、网信、技术经纪、集成电路等6个职称专业,给予各类人才认可和尊重。其中,人工智能专业和网信专业都是在全国率先设立,已有360、云账户、深之蓝、中科曙光等80余家重点单位的668名人才获得职称。网信专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设置了网络空间安全、互联网治理、网络技术应用三个方向,实现了行业人才多维度评价。如,天津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大多数员工从事互联网内容编审工作。针对企业工作特点,网信专业中增设了互联网治理方向的评审专业,解决了由于新媒体工作特点所导致的企业无法准确评价职称专业问题,30多名员工成功申报职称。

聚焦“破四唯”“立新标”并举,实现“干得好能评上”。一方面,坚决“破四唯”。淡化论文要求,将论文由业绩成果的必选项调整为可选项,倡导人才把论文写在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提高技术创新、专利、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评价指标权重,将科研、业绩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推出《业绩证明函》制度,破除各种限制,不论原来的职称、学历,不论论文有没有、有多少,只要业绩好、能力强,由企业董事长出具《业绩证明函》就能申报高级职称。另一方面,坚持“立新标”。两年来,天津出台工程技术、经济、会计、自然社会科学等15个系列职称改革实施意见,新出台或修订了8个专业职称评审标准,坚持创新价值、能力、质量、绩效、贡献等评价导向,调整评价“指挥棒”,努力消除“论文职称”,让更多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其中,对基础研究人员,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注重评价其原创能力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研究成果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业内影响。对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员,突出市场和社会评价,注重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及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如,云账户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增长迅猛,年营业收入超400亿元。公司首席技术官邹永强从中科院博士毕业十年,由于一直在民营企业工作,始终没有职称。他是公司研发负责人,承担过多项重大研发项目,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但论文不足,2020年凭着突出的能力和贡献,获得了人工智能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他说:“国家破‘四唯’的政策让我找回了‘失去的时间’,是对我的肯定,也是荣誉,更坚定了自己服务国家创新事业的信心。”

聚焦民营企业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实现“谁用人谁评价”。2020年,天津在全国率先成立民营企业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打破职称每年社会化集中评审的模式,首创了“随时申报,单独评价,一年多评”的职称评审“直通车”服务模式。去年,为信创产业企业、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开展4次评审“直通车”服务,45家企业共通过评审140人,其中高级职称80人,受到了企业广泛好评,为企业研发团队建设、创新能力提升、资本市场上市和人才创新活力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开展了“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针对天津“十四五”期间拟申请科创板上市的民营企业,对企业研发团队的研发人才整体进行分专业、分层级职称评价。坚持企业家举荐制,由科创企业负责人签字“一单举荐”,提出研发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称申报建议,对代表性成果可以“一票决定”。3月底,“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开展了第一次评审活动,为深之蓝、华建天恒、云账户、友发钢管4家企业开展了职称评审“直通车”服务。经评审,共117人取得职称,其中高级职称70人。通过实施职称精准评价,4个企业研发团队搭建起层级分明、结构合理的技术人才梯队。

下一步,天津市人社局将围绕天津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人才发展实际,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10条重点产业链上优化职称专业,实现“一盟一链一职称”体系,形成“人人皆可评价,人人皆能评价”的良好氛围,为高质量发展激发更多的人才活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