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就业服务

稳就业与助企业,政策须协同发力

新增就业目标今年从“1200万人左右”调整到“1200万人以上”,如何实现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24-03-11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1170万人,新增就业目标调整体现出国家稳就业工作的更大决心和力度

■我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都是民营经济创造的,保护好民营企业,就能稳住就业市场

■制造业不断升级,但愿意投身制造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亟需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大势。2023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在此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锚定今年就业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这绝不是一个“小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与会代表委员围绕稳就业积极建言献策。

民企和新兴行业应是支持重点

不少代表委员注意到,不同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左右”,今年目标调整为“1200万人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从“左右”到“以上”,更高的目标设定符合当前以稳信心、强预期为核心工作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的背景下,这一调整体现出国家稳就业工作的更大决心和力度。

在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丁光宏看来,创造就业增量,首先还是要增加经济活力,“企业赚钱了,或者看到预期、准备扩大再生产了,岗位自然就多了”。

稳就业政策应与助企政策协同发力,这是许多代表委员的共识。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的支持。“说到就业容量大的企业,首先就是民营企业。”丁光宏说,民营经济在创造就业岗位、吸收就业人口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都是民营经济创造的,保护好民营企业,就能稳住就业市场。他建议出台更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悉心呵护民营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煜建议,各地人社部门搭建就业平台,应把国企和民企放在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并加强跟踪服务,“不能一说宣传推广,就直接把岗位罗列在公众号上,一键发送后不了了之”。

除了传统产业,近年来新兴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衍生出大量新职业、新岗位,拓展了就业新空间。丁光宏表示,要加大对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投入,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带起一批高科技公司,创造一批高质量的就业岗位。“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还可以向下辐射,拉动很多辅助性岗位,就像一根线,把头上牵起来,底下的产业链也就起来了。” 下转5版(上接第1版)

供需错位靠推进产教融合破解

“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在提出更高就业目标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了目前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今年更是预计超过1170万人。怎样缓解“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让广大高校毕业生更好实现就业创业?

“对高校来说,破题思路很明确,就是不断做深做实做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说,校企合作要往深里走,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联合授课、联合科研等一项项落实。他强调,应该保护年轻人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推动产业创新,提供更多就业空间,形成正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说:“产教融合不仅是教育政策,也可以是产业政策。”他建议,把产教融合纳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高校与企业进一步协同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劳动力市场供需错位,也体现在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观察到,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存在明显的供需结构性问题。“去年1月到8月,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供需比仅为0.39,预计到2030年人才缺口将超500万。”张英说,随着人工智能模型工程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新人才需求涌现,优化相关岗位设置和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愈发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中核检修有限公司福清分公司维修部焊接班班长师延财长期在一线工作。他注意到,我国制造业正在不断升级,但愿意投身制造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亟需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善用高技能人才资源,形成系统性成长成才机制,推动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完善“新就业”保障也不能操之过急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不断壮大,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长期关注平台经济,他认为,传统观念里把灵活就业视为一种就业不稳定状态,但今天的灵活就业已经成为一种基于技术的手段,能更高效地匹配供需,提升劳动者的自主性。要加强研究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很有可能你觉得是在帮他们,导致的结果却适得其反”。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认为,要完善灵活就业保障政策,为灵活就业者撑起“保护伞”——应当尽快研究推动新就业形态立法,健全应保尽保的灵活就业保障政策,包括公平就业、薪酬待遇、劳务安全、社会保险、职业伤害保障、就业创业扶持、创业失败救助等诸多领域。

2022年7月,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启动,一年多来已取得积极成效。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燕芳指出,“新职伤”在不同地区之间政策尚不平衡,不同平台企业之间保障尚不平衡,理赔流程较长。她建议,加快推进“新职伤”试点扩面,探索增加第三者责任保障,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优化理赔流程并提高事前预防能力。

“相较于传统就业形式,部分新就业群体暂未纳入现有职业体系,劳动者普遍缺乏职业能力提升途径。”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上官剑认为,应该在巩固既有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构建适应灵活性、流动性、松散性劳动关系的保障机制,同时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和学历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择业能力。

解放日报记者 周程祎 刘雪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