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北京5月20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于灵歌)今天,国家发改委召开5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总体仍保持平稳增长,经济运行向新向好,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
“我们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具有不确定性。”李超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在加快落实既定政策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大部分政策举措将按计划在6月底前落地。同时,还将坚持常态化、敞口式开展政策预研储备,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确保必要时能够及时出台实施。
为加快推进“两重”建设重点任务高质量落实,在“硬投资”方面,2025年已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近5000亿元,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在“软建设”方面,促进形成项目建设实施和运营维护的长效机制,提高投入效率。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确保“两重”建设各项任务干一件、成一件。
同时,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各地方各部门,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加力扩围政策加快落地、持续显效,成为扩消费、稳投资、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引擎。其中,截至5月5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深入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适时按程序报批后推出。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方面,李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有的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有的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这些都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必须加以整治。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针对问题症结,因业施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
具体来看,坚持创新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增加高端产能优质供给,不断开拓多元化市场,增强发展韧性;加强地方约束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扩张;强化市场监管,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的市场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