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就业服务

青岛织密“家门口”就业服务网

文章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时间:2025-05-23

前不久失业的王珊,今年4月初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书院路万达商场逛街购物时,偶然看到商场“就享家”服务站举办的专场招聘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与青岛兴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沟通交流,最终顺利通过面试入职。

自2023年首家服务站点运营以来,青岛现已建成369家“就享家”乐业服务站。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微站”,有效打通了市民群众“家门口”就业的微循环。今年一季度,青岛城镇新增就业7.83万人,同比增长12.34%。

商场“逛”出好工作

失业者张磊带着简历来到离家不远的城阳区天安科创城“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工作人员根据他的专业和求职意向,为他推荐了青岛九利汇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售前技术岗位,并将他的简历推送给了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员。很快,张磊顺利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如今已工作三个月,每月收入约5000元。

与许多社区将工作站设在小区周边不同,李沧区书院路万达商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建在了人流密集的商超,城阳区天安科创城“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建在了企业聚集的产业园区。据了解,青岛坚持集约化、低成本、可持续原则,逐步形成“公共场所嵌入建、社区区域融入建、资源共享合作建”等乐业服务站建设模式。

除在商超、楼宇、银行、书店等公共场所嵌入“就享家”乐业服务站,青岛还打造流动服务专窗、流动服务巴士、新就业空间站、智慧电视等特色服务站点,构建起一刻钟就业服务圈,让岛城街巷处处涌现就业元素,让城乡居民享受身边就业服务。

技能培训强赋能

在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周口路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每周二下午,是社区宝妈们最期待的时间。她们早早地从家中来到服务站跟随手工技能“达人”张玉花学习编织技艺。一根小小的蜡绳,在老师指导下,变成了精美的蜡线挂饰、主题摆件等。

宝妈们学会以后,将作品售卖给与服务站合作的工艺品公司。“以前在家闲着,现在靠编织手链贴补家用,生活充实多了,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来社区学习,特别方便。”学员王秀丽说道。

在青岛,有许多像周口路社区一样的乐业服务站,站点完善“培训+就业”服务链条,通过技能培训进社区活动,创新打造培训夜校模式,培育出像张玉花一样的实践型老师,开展手工编织、短视频制作等培训,带动一批社区居民就业。

李沧区虎山路街道鹭洲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推出“宝妈就业赋能计划”,配备专职教师教授花艺串珠等个性化培训。岳湖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联合家政机构,提供家居清洁、母婴护理、养老照料等培训,助力宝妈就业创业。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天目山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聘任“社区直播创业达人”,提供直播场地和设备开设电商直播课堂,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开启直播带货模式。张家楼街道打造画乡会客厅,开办农民画校,推动农民画培训常态化。

精细服务绘就温暖长卷

李丹曾是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为了照顾孩子选择了全职带娃。在家待业期间,她考取了英语教师资格证。李沧区虎山路街道岳湖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的就业服务专员了解到李丹的实际情况后,帮助其积极对接职业指导专家赵建平,为她制定个性化和精细化的职业规划。

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赵建平为李丹提出运营托管班的建议。明确方向后,就业服务专员继续跟进,为李丹定制专门的就业帮扶方案,帮助其成功入驻社区,支起托管小课桌。自入驻以来,李丹有效兼顾了事业与家庭,还带动小区其他邻居在“家门口”就业。

这是青岛“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就业服务专员精细化服务的一个缩影。随着服务场景重塑升级,服务质量也需提档增效。青岛市人社部门凝聚起“劳务经纪人+劳动保障协理员+公岗从业者+网格员+就业服务专员”服务群众“强磁场”。

“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发挥扎根社区、熟悉居民、即时联系等优势,通过入户访民、电话联民、站点问民等形式,建立《居民求职培训需求台账》和《企业用工需求台账》,精准掌握居民就业需求,靶向提供求职登记、培训赋能、职业指导、岗位推介、创业扶持、帮办代办等服务;探索试点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提供专业化服务,为居民高质量充分就业添智赋能。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通讯员 吕鸿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