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就业服务

稳就业,我们在行动丨进校门就拿offer,出校园便入职场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时间:2025-07-15

6月,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大一学生方越阳与企业签约,提前3年确定就业去向。同日,该校航海学院包括方越阳在内的209名大一学生参加了“卓越工程师2.0”培养计划面试。最终,这209位刚进校园的学生分别与27家航运企业签约,喜提职场offer(录用通知),签约率达100%。

不久前,该校航海技术专业2025届毕业生陈嘉恒成功入职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面对即将到来的出海计划,陈嘉恒却没有初入职场的“紧绷感”。

大学期间,该公司的船长陈潘便是陈嘉恒的“校外导师”。根据公司和学校联合设计的教学培养大纲,陈嘉恒在陈潘的指导下,参加了为期一年的航海实践,成为了从“卓越工程师2.0”培养计划成功“结业”的又一名航海人。

才进校门便拿offer,才出校园便入职场。帮助方越阳与陈潘打破校园与职场“次元壁”的正是集美大学航海学院与国内多家航运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实施的“卓越工程师2.0”培养计划。这项培养计划采用“校内船长+企业船长”的双导师制,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所谓的“2.0计划”采用“3+1”模式,即学生在入学前3年完成大学4年的所有理论课程,从大一下学期开始,通过与校企合作企业双向选择,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进入相应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上船实习。

在实习期里,校企通过配备“双导师”全程指导,以及“见习记录簿”量化实践任务,确保参与计划的学员岗位适任能力达标,努力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就业即胜任”的培养目标。

据悉,“卓越工程师2.0”计划实施以来,已有25家国内知名船员管理公司、船东公司与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后有779名毕业生通过该模式实现100%行业内就业。以中远海运广州分公司报到率为例,集美大学2022—2024届毕业生公司报到并上船工作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00%、97%和87%。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专业2119班的学生刘涛,是该计划的参与者。“我们在大学期间已经签了offer,也因此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有更清晰的认识。”他告诉记者这个“提前出现的offer”之所以“让人心动”,是因为:“大学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习期间积累的实操经验,让我们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少了忐忑,多了信心!”

除了“卓越班”,集美大学还以“自愿选择、校企遴选、分类组班、动态考核、合理流动”为原则,在国内同类专业首创“英才班”“智能航海班”等多元化培养模式,同步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匹配的师资力量。

“英才班”培养模式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拓展教育”课程体系,面向海事、港口等涉海类企事业单位培养管理型航海人才。“智能航海班”则着重培养智能航海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满足航海智能化发展与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需求,面向航海类科研院所输送创新型航海人才。

余弘霖便是智能航海班的毕业生,2024年本科毕业进入厦门海隆公司工作。今年6月,他正准备参加见习二副的评估考试。让余弘霖对这次评估考试更有信心的原因在于,在校期间,他便已经熟练使用电子海图对航线进行智能设计与规划。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院长杨神化告诉记者,在这样的教学改革驱动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近五年来,学院累计培养高质量航海人才1698名,“上船”就业率位居全国航海类本科院校前列。每年向国内外知名航运企业输送大批优秀航海人才,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9%以上。

本报记者 李润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