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就业服务

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省人社部门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时间:2018-05-24

青海昆仑断,黄河积石流。然而,青海大美风光背后,也有令人揪心的严峻现实: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深度贫困县1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7万人……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占全省面积98%的青海来说,扶贫,始终是需要攻坚克难的重大民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扶贫攻坚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青海省人社厅厅长杨颐对记者介绍,两年来,青海人社系统工作重心向扶贫一线转移,干部力量向扶贫一线倾斜,优势资源向扶贫一线聚集,坚持就业扶贫、技能扶贫、社保扶贫、人才扶贫并举,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发挥了脱贫攻坚的主力军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扶贫路。

不让一个人掉队

精准扶贫牵红线,勤劳致富结姻缘

对于青海门源县贫困大龄未婚男性来说,“娶上媳妇成个家”曾比“摘月亮”还难。现如今,他们中不少人有了稳定的岗位和收入,“脱单”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以前把女朋友领回家,她一看四壁透风的房子就跑了。”门源县东川镇尕牧隆中村贫困青年陈延照说,以前因娶不上媳妇,觉得自己在人前抬不起头,愈发孤僻,生活也变得懒散。

“老大男”们的烦心事也是地方政府部门的忧心事。

“门源县部分地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农村大龄青年娶妻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县内农牧区共有1175名30岁以上的大龄未婚男性,人数还在逐年上升。”县委副书记李洪才对记者介绍,“为此,我们把帮助大龄未婚青年‘脱贫脱单’作为精准扶贫任务之一,创新探索‘老大男’就业、婚娶‘两不误’的有效路径。”

2017年3月初,为农村大龄青年就业量身定做的门源县绿化园林公益性公司成立。随后,按照扶贫单位精准识别、大龄青年自愿报名的办法,门源县就业局委托生福腾达劳务派遣公司从全县筛选出200名大龄农村未婚青年,其中包括陈延照等贫困劳动力15人。

经过严格体检、军训,陈延照加入林业工人队伍,每月工资可达3000元。务工过程中,他与一位女工友互生好感,很快便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如今,小两口领了结婚证,同住在县政府免费提供的公租房中。生性腼腆的陈延照一谈起妻子,脸上就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截至目前,生福腾达劳务派遣公司已促成17名大龄青年找到“对象”,其中,有4名贫困人员已结婚或正筹备结婚。

东川镇塔隆滩村民苏金龙也是就业扶贫的受益者。由于父母常年生病,他“家庭重担一人扛,没有心思娶新娘”。进入生福腾达劳务派遣公司后,苏金龙除了参与植树造林,还自己在镇上找兼职、干杂工。网聊认识的女朋友从云南远道而来,对这位能干的藏族小伙子很欣赏,对未来更是满怀憧憬。“政府帮我找了工作,还分配了单人间宿舍。公司还开办食堂解决吃饭问题。”苏金龙高兴地对记者说。

“我们不能给他们直接娶媳妇,但可以尽力为他们创造婚娶条件。”门源县就业局副局长卓玛什伽告诉记者,“通过统一组织劳务派遣,扶贫又扶志,大龄青年树立了‘脱单先脱贫’的意识,有了上进心和责任感,可谓一举多得。”

“‘单身汉’向往成家立业,思想逐渐成熟起来,一门心思赚钱、攒钱,为未来做好积累、打算。”生福腾达劳务派遣公司总经理靳生福告诉记者,4月28日,浩门镇小沙沟村的回族贫困青年马元虎也给工友们发了喜糖,公司里真是喜事连连。

在生福腾达公司采访时,记者看到几个刚刚参加完门源县就业局组织的电焊工技能鉴定考试的劳务派遣工。靳生福介绍,包括这几个通过电焊工考试在内的30名大龄未婚青年即将赴新疆、山东等地卷烟厂、电子厂、炼油厂务工。

放眼全省,有力、有效、有针对性的就业扶贫举措正让万千贫困劳动力重拾改变命运的希望。据统计,全省2017年累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3.8万人次,扶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113人。

青海省人社厅副厅长毕晓宁介绍,勤劳智慧的青海务工者带着“化隆牛肉拉面”“撒拉艳姑刺绣”“乐都高原电建”等传统劳务品牌已经在全国打响知名度,他们摆脱“贫困魔咒”,找到了发掘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针对缺乏外出务工条件的贫困户,青海各级人社部门在2016年、2017年开发护草员、清洁工等扶贫公益岗位共计2000个。尖扎县藏族贫困户周措和措斗便是在县人社局的帮助下,找到了乡政府劳务输出项目打字员的工作,每人每月能有1500元工资。

增强“造血”机能

培训送到家门口,移民村里摆擂台

藏族姑娘角毛吉的新家仿佛坐落在山水画中:200多座藏式院落规划有序,青瓦仿古屋檐、黄漆松木结构……2018年春节前,角毛吉全家五口搬出祖辈固守的深山沟,告别吃水需人背畜驮的苦日子,住进了尖扎县昂拉乡河东异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这里不仅水、电、路、信一应俱全,还坐拥“九曲黄河第一湾”的好景致。

更令人欣喜的是,天一转暖,尖扎县就业局就把技能培训送到了家门前。

4月温暖的阳光轻拂村头的如意广场,由西宁因特教育认证培训学校承办的中式烹饪班和由海北州西海技校承办的农家乐培训班在广场两侧摆开阵势,打起“擂台赛”。角毛吉和其他50多名学员撸袖子,拼手艺,一时间锅勺齐响,菜肴飘香,大盘鸡、酿皮子、蒸扣肉接二连三被端上桌面。

“为了这次培训班,我们特地派出两名骨干教师、三名翻译,并精心设计了汉藏双语菜谱。”海北州西海技校校长王增本说,“学员热情高涨,都‘放学’了还抢着在微信群里秀‘家庭作业’。”

藏族同胞做饭多为“粗放派”,学习煎炒烹炸无疑是“革命性”进步。经过培训,角毛吉和母亲有了“拿手菜”,对于2018年夏季自办农家乐“开门迎客”信心倍增。“技能扶贫,‘仁青诺布’(藏语为珍贵的宝物)!”角毛吉感叹连连。

“‘搬穷窝’还得‘拔穷根’。移民搬迁只是第一步,通过体现区域经济特色、紧贴市场用工需求的技能培训和服务,帮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才能让他们拥有‘造血’能力,撬动地方产业发展。”尖扎县就业局局长赵明阁说。

贫困群众的切实感受最能反映工作成效。“通过培训,儿子学会做拉面,儿媳学会炒菜,两人现在在哈尔滨打工每月收入7000元以上,比以前只能干端茶倒水的活儿挣钱多了。”家住尖扎县康杨镇城上村的贫困户马亚黑亚说。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尖扎县多次组织唐卡、堆绣、电焊、管道维修、挖掘机驾驶等项目的培训班,截至目前已完成转移就业培训1026人次。”尖扎县人社局局长祝林虎告诉记者。

授渔强于授鱼,尖扎县的实践,正是青海人社系统实施技能扶贫的缩影。

毕晓宁介绍,2017年青海省各级人社部门组织贫困劳动力培训8857人次,完成目标任务5000人次的177%,2016年贫困劳动力培训7800人次,完成目标任务5000人次的156%,通过技能培训,贫困群众“造血”机能进一步增强。

破解“病—穷”

死结织密筑牢“兜底网”,医疗保障救急难

贫困发生率高,因病因残致贫比例高,长期以来,“两高”特征一直困扰着青海省深度贫困地区。近年青海省因病因残在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藏区部分地区超过50%,东部干旱山区达到42%。

“生了大病,我最担心的就是医药费把家里砸出‘大窟窿’。”家住尖扎县马克塘镇马克塘村的藏族村民德洛曾因脑出血在青海省武警医院治疗,这对于年收入不足7000元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让德洛想不到的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3.9万元后,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又分别报销9000元、7800元,其个人自付部分不足4000元。

毕晓宁告诉记者,为解开“病—穷”死结,青海省人社厅实施医疗保障和救助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出台了《青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实施方案》,并会同省扶贫局、财政厅、民政厅、残联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努力实现贫困群众就医“应保尽保”“能报尽报”。

对于贫困群众而言,一个个无声的数字背后是涌动的暖流:

2017年,全省39.7万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现100%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医疗保险起付标准由原来的5000元/人次降低到3000元/人次;城乡居民筹资标准由610元提高到680元;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由原来人均50元提高到人均60元;全年贫困人口住院8.8万人次,基本医保基金支付住院费用2.88亿元,基本医保+大病医保+救助后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93.6%。

扶贫进入“攻坚期”,剩下的多是“硬骨头”。青海各级人社部门拿出“绣花”功夫,以行动织密筑牢贫困人口健康“兜底网”。

如今,身体已基本康复的德洛贷款3万元买下卡车准备跑运输,而他走上公益性岗位的妻子西加卓玛也有每月2100元的稳定收入。德洛说,现在他们全家生活有了奔头。

全面小康,是一场“顾眼前,更顾长远”的战役。人社干部和贫困群众众志成城,青海省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摘帽,胜利可期。(李浏清 李彦秋 毛江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