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人在职场

修炼抗压力不做职场“草莓族”

文章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1-12-23

草莓,有着光鲜诱人的外表,但是却经不起任何外力挤压。职场中,也有这样一群人:外表光鲜内心脆弱,经不起任何挫折。他们被称为职场“草莓族”。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草莓们”,内心也有各自的烦恼与哀愁……

青草莓:爱哭鼻子的小女生

玫子大学毕业之后,拒绝了家人安排的工作,自己应聘到一家服装公司做了文秘。为此,她曾自豪不已,终于自食其力了。可是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很“傻”:在公司,虽然自己工作积极,可总是“莫名其妙”挨批。比如上周,她不就是发错了一份传真吗?领导却大动肝火,当众狠批了她一顿。从小到大,她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想着,眼泪就不受控制地落下来了。

后来,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几回,她做事也日渐消极。在她看来,公司领导对一个新人如此苛刻,完全没有容人之量。这样的公司是做不长的,她也开始后悔自己当初没听家人的安排……

【专家建言】

职场新人犹如青草莓,缺少风雨的历练。不少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被家人惯着老师宠着,生来有一种优越感和自信,刚进入职场时,很难接受自己“什么都不是”的事实,心理落差很大。无法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事情,一旦遭遇一点挫折,就认为领导是在有意为难自己。挫折,是一个人踏入社会必修的一门课程。抱怨、争辩甚至逃避,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新人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受挫能力。

红草莓:失去的总是最好的

在四年时间里,小周换了不下十份工作。每次辞职,他都有相当充分的理由:自己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领导居然安排我搞接待工作,那办公室里的小妹是干啥的;我为公司接了几个大单子,可头儿居然因为一点点小失误就狠批了我一顿,又不是没地方要,我何必受这窝囊气……

尽管每次离开,小周都表现得趾高气扬,可他也有郁闷的时候,比如他发现,新单位的福利没有前一个单位好;新单位的工作制度过于死板,不如前单位灵活……时间久了,他有了一个口头禅:要是在我以前的单位,周六绝对不会安排加班;要是在我以前的单位……

【专家建言】

要是存心挑刺,每个工作单位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在职场上混了不少年限的小周来说,居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生生把自己混成了一颗“红草莓”。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不懂得放低姿态、谦虚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是犯傻的表现。要想脱掉“草莓帽”,及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进行自我纠正才是正道。

紫草莓:患得患失中得过且过

37岁的“高龄”混在一群小年轻中间,着实令深蓝(网名)感到尴尬。15年前,他进了一家国企当了一名小科员;15年后,领导都换了好几任了,他还没挪动一下。每天上下班,都要向比自己还年轻几岁的领导请示汇报工作,他心里又是羞愧又是气恼。

为了改变现状,他有过不少想法:要么辞职,自己下海经商——可经商有风险,自己是那块料吗?要么调到销售科去跑业务——可眼下经济环境这么糟糕,业务难做,哪有自己每天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报喝喝茶悠闲?……他有100个迫切改变现状的理由,可他总能找到第101个理由去否定它。日子就在这种患得患失里悄悄溜走了……

【专家建言】

如果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没有改变的勇气,到年老时更不可能了。能够混到“紫草莓”级别的,大多是些脆弱的职场老油条了。没有改变,是因为他们骨子里根本不想改变,期望更好的待遇,却又安于现状,不想承担任何压力与责任。如果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那么至少该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眼红他人的成绩;如果想要脱掉“草莓帽”,从学会接受挫折开始吧。同时,要学会科学减压,比如多参加户外活动。无论如何,切不可以酗酒、暴饮暴食等有害方式来宣泄抑郁情绪。

【链接】

职场“草莓族”如何反击?

一、立足职场,适应职场

职场中,“草莓族”必须踏踏实实地做事,而不是靠投机取巧。有两个方面可以借鉴:

1、认识职场,遵守规则:在职场中,既然有制定的规则,作为新人,就必须马上适应这一切;

2、多想想下一步做什么:现在的“草莓族”都过于自信,遇到问题也不问老同事,而是在那里搞“创新”,还有些人工作主动性、责任心不强,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想下一步,一下班就赶快溜之大吉。在工作中必须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想下一步,才能走到同龄人的前面。

二、有升职意识,勇于承担责任

“草莓族”必须勇于承担责任,有机会多锻炼,比如给见习生做老师。做了见习老师,既要学会怎样带新人,也要学会如何给领导汇报。不要狐假虎威,对实习生乱下命令。此外,给领导汇报时要有条理,有重点,不要打小报告。

三、突围兵法小贴士

1、寻找生命中的诸葛亮:这个“诸葛亮”并不局限于人,有可能是一本书、一堂课,多了解外界的看法,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

2、学会自告奋勇承担责任,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草莓族”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赢得大家的尊重,在工作中,要学会合作,以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不要只顾自己冲锋。

3、以公事为重,尽量将工作做到完美,其次注意职场小细节,以谦虚、礼貌的态度对待同事。(来源:楚天都市报 采写:通讯员庄军 受访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邓爱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