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人在职场

你和高手间的差距,是“简洁”

文章来源:中人网 时间:2020-06-05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一个数字营销峰会。一天下来听了不少市场营销行业里的趋势和案例分享。这里面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像佰草集,达能,阿里巴巴,还有最近上市的英语流利说等等。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这些讲方法,讲趋势,讲案例的东西,反而是一位来自联想公司的高管,给我们分享的关于联想公司一路转型的历程。

这位高管目测是位印度人,但他的口语却非常标准。我和那么多印度籍客户打过交道,这是第一个让我觉得英语听起来很舒服的。

他说的主题其实和峰会没什么关系,但我听得津津有味。回来结合我自己的思考,分享一二。

很多80后对联想应该都有印象,知道这是一个源自中国的电脑品牌。然而今天,联想已经远远超过了“个人电脑”的范畴,成为一家集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科技集团。

2018年世界品牌声望排行榜中,联想是排名仅次于华为的中国企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一下这家公司的发展历程,这里不再赘述。

让我觉得最有趣的地方,是这位高管谈到联想在过去十年里,面对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公司是如何从上到下形成一致化的行动体系,逐渐开始变革的。

他向观众展示了一张PPT,说所有的关键都在这里。简单来说,分为三点:

1. Protect Our Strengths(保护我们的优势);

2. Attack New Markets(进攻新的市场);

3. Take Actions(制定可行性计划);

所谓商业变革,就是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基础上,主动进攻新兴市场,然后把它们一点点打下来。

简单,清晰,不啰嗦。

然而,让我印象更深的是他接下来的一句话:

任何清晰的战略都应该只有一张纸。

那些复杂多变的所谓“战略”,只有写出它们的咨询顾问自己能懂。这些东西绝大多数不具备任何可执行性。

作为一个曾经做过咨询顾问的人,我简直要举双脚赞成。

Simple is smart.

再说个故事。

曾经有位读者问我,工作中应该如何做“复盘”?

也许大家马上会想到,去总结那些做对了的事情,然后抽离出方法论,下次做效率就会更高。然而除此之外,还要去总结那些做错的事情,有时候错的比对的,更有价值。

我把这种复盘方法,戏称为“秋后算账”。

即,从结果来反向审计过程,特别要去寻找那些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对最后的结果产出没有任何帮助的东西。

这些“账”,你一定要算清楚。

比如做一个项目,中间绕了N个圈子,找了N多人员来参与,最后经过好几个月的脑爆、推演和准备,终于成功上线。这时老板如果让你写一篇复盘报告,你会怎么写?

大多数人的写法,是总结成功的因素ABC,未来依葫芦画瓢就行。

可我见过一种不走寻常路的写法,是把过程中浪费掉的时间和资源,不必要的参加人员,项目走过的弯路等等全都列出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这些都能避免,我们的项目起码能提前2个月上线。

哎呀呀,这哪是经验总结,分明就是“秋后算账”嘛!

但这份复盘报告当年被公司大老板点名表扬。因为它能帮助简化协作流程,提高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

对于管理公司而言,效率是和利润同等重要的东西。

能用1个小时做好的事情,就不要花3个小时;能够3个人完成的工作,就不要用6个人;能用两句话讲清楚的安排,就不要兴师动众开大会……

这些都叫“简洁管理”,它的背后是效率思维。

效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制造新问题。它是所有细节累积的最终结果。

后来我也学着这个思路,每完成一件工作,都会用这种方法来审视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无用功,造成了哪些浪费。

最简单的例子,是写PPT。

我做品牌咨询的时候,给客户写PPT都是50页起步,200页不封顶。那时总以为找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写了超多的文字和内容,客户能感受到我们的用心。

结果事实证明是我想多了,因为这并不能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还被客户各种diss:“对不起你究竟想说啥?”。

比如产品销量不好,无外乎几个原因:产品质量,渠道建设,定价策略,市场传播。这里的每一个主原因,又能引申出不同的子原因,层层推进就好。

经典的营销理论经过时间的验证,永远适用。你根本不需要大费周章去弄什么互联网思维,升级降级,营销黑话……倒头来这些新概念新说法,一个都派不上用场。

搞这么一大堆东西出来,客户理解起来麻烦,自己写起来更麻烦,大家都痛苦,何必呢?

之后我转换思路,从目标本身出发,倒推关联因素,最后再深入分析。用这种简洁思维的模型,一下子让思考过程变得清晰无比。这点还是我从一位客户身上学到的,他说:

你如果用10页PPT都说不清楚一个问题,写100页更说不清楚。

这就叫简洁。“简”,是简单,少;“洁”,是干净,精。

把一件事情弄得复杂很容易,你只需要不断添油加醋就好。可把它弄得简洁明白却很难,因为你要熟悉每一个环节之后再做出取舍。弄清楚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有用,什么没有用,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每一次取舍的背后,都是对本质的再次探求,也是对能力和判断的考验。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功夫都在下这里。

在我的工作生涯里,遇到过不少厉害的人,他们都懂得简洁的魔力。

我曾经的一位老板,逼着我只用一张A4纸去写报告。我绞尽脑汁两个星期,才把什么该写,怎么去写,如何呈现,画图还是写字……等等这些技巧都搞明白;

我有一位客户,要求我发邮件不要超过300字,否则他不会去看。因此每次写邮件前,我都要斟字酌句一番,生怕超过限额被批评;

我的一位项目经理同事,开会时总会带着提前写好的大纲来布置工作,谁做什么,谁不做什么,出了问题谁负责,一清二楚。和他开会从来不超过半个小时。

简洁的前提是“懂”。只有不懂的人才会把事情弄复杂,对什么都一知半解,就会以为什么都重要,生怕错过漏过。

简洁的进阶是“删”。删除不必要的东西,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这既要有清醒的头脑,更有要充足的胆量。一旦下手,绝不可犹豫。

简洁的终点是“做”。它要带有明确的思维启发或行动指引,而不是让人看完之后一脸茫然。不能推动事物向前进行的“简洁”,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先懂,再删,最后去做,是谓“简洁”。工作如此,人生亦如是,这是值得一辈子去参悟的修行。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深度干货:高段位的人,都会战略性放弃》,道理和这个异曲同工。厉害的人, 总能把复杂的东西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愿看完这篇文章的你,能有一点启示。多花点时间在“简洁”上下功夫,你才能真正懂得什么叫“少即是多”。

共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