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岗位扶贫

公益小岗位 脱贫大舞台——陕西省汉中市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推进就业扶贫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时间:2018-06-13

陕西省汉中市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一大批贫困群众无法外出、无业可扶、无力脱贫。2017年以来,该市以破解“三无难题”为导向,以探索开发公益性岗位为抓手,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共开发公益性岗位9287个,用以安置贫困劳动力,走出了一条让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快速稳定脱贫的扶贫新路子。

分层开发挖潜扩容解决岗位“从哪来”的问题

岗位数量不足是限制就业扶贫的最大瓶颈。汉中市坚持“应开发尽开发”的原则,引导各级按照“既保证贫困劳动力就业需要、又保障用人单位有效服务”的要求,在机关、部门、镇村逐一摸排,分级分层开发一切适合贫困人口就业的公益性岗位资源。

他们建立公益岗位到期腾退机制,把市、县、镇机关事业单位原聘用到期的公益性岗位全部腾出来,开发扶贫岗位350个;围绕农村公益服务、公共管理,挖掘各行各业就业资源,开发生态护林、环卫保洁、道路养护、工勤服务等技术含量低、技能要求不高的扶贫专岗6574个;针对“三无”贫困人员,坚持就近就地、灵活上岗原则,在贫困户家门口开发“小时工”等特设公益岗位,开发扶贫特岗2363个。公益专岗和特岗包括保洁员、护林员、信息员等岗位,每个贫困村设置3个以上,全部由各地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

精准安置分类定岗解决岗位“如何用”的问题

“做梦也没想到,我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我一定好好干。”家住汉中市西乡县严家村的张立激动地说。

35岁的张立身患扩张性心肌病等多种疾病,无法务农更无法外出务工,没有任何经济来源,高昂的医疗费用更是让他债台高筑。病痛的折磨、生活的艰辛一度让张立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2018年年初,西乡县人社局开展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工作,为建档立卡的“三无”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严家沟村有3个公益特岗名额。村委会考虑到张立的实际困难,建议他应聘上岗农村环境保洁员特设公益岗位。如今,张立不出远门就有一份工作,照顾孩子也方便,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还可以在家休息。张立每月能获得600元补贴,全年可增加收入7200元。帮扶干部还给他买了鸡苗、蔬菜苗、药材树苗等,帮助他开展家庭经营,日子眼看要红火起来。

在汉中,还有很多像张立这样的贫困家庭,通过公益岗位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走出了开发公益岗位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人岗相适是衡量贫困劳动力安置就业是否成功的关键。汉中市坚持公平公正、分类定岗、就近就地的原则,确保贫困户劳动力精准安置、各尽其能。

他们坚持“谁使用、谁聘用”,由开发聘用部门或镇村发布聘用公告并组织报名,实行“五统一”,择优录取上岗:统一由部门、镇村自下而上组织报名、民主评议、初步审查、汇总资料,确保信息准确;统一由脱贫办对拟聘用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防止优亲厚友、违规操作;统一由县区人社部门审查批复备案,确定拟聘人员,并张榜公示;统一组织对聘用人员免费体检,合格人员培训后安排上岗;统一给非全日制上岗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给全日制上岗人员办理工伤保险。

此外,汉中市人社部门还分类精准安置,对有一技之长、素质较高的贫困劳动力,实行双向选择,尽量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技术管理岗位;对有外出意愿、但文化和技能水平较低的贫困劳动力,分级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保洁、门卫保安等岗位;对年龄偏大、不愿离乡或家庭原因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安置到在本镇、本村公益专岗、特岗。

综合施策建管并重解决工作“怎么干”的问题

汉中市建立起政府主导、人社统筹、三级联动的就业扶贫推进体系,由市人社部门统一出台《关于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各县区制定管理细则,聘用单位按照行业规范,在工作量或工作时间等方面制定具体办法,并按照“一人一袋一档”要求,建立健全聘用人员档案制,聘用合同一年一签。推行职责和身份两公示机制,以村为单位统一制作“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人员公示牌”,为户外岗位统一制作服装,亮出身份,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防止空岗、脱岗。

同时,提供经费保障,实行分岗定薪,全日制岗位工资报酬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岗位按实际工作量每月不低于500元。所需经费按照政府财政补一点、就业资金贴一点、用人单位出一点、社会公益筹一点的模式加以保证。截至目前,该市已安置贫困劳动力9287人,每人每年稳定增收6000元以上,4600余个家庭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张敏 张复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