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职业指导

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信息

文章来源:中国公共招聘网 时间:2021-02-19

回放:

小刘,女,22岁,是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学习的是金融类专业,对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憧憬满满。通过工作人员的了解,发现小刘学历高、善于学习,但并没有工作经验,对于社会工作情况也不够了解。通过与小刘的交谈,工作人员得知,小刘对于自己的求职意向并不明确,且对于薪资及工作环境的要求都过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工作人员进行了初步的择业指导:首先,利用“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网”的企业招聘平台,为其介绍了本市的企业、薪资及招聘情况,使其能够准确摸清本市相关情况;其次,与小刘一同分析了她的自身情况,包括优势与不足,通过这两点分析,端正了小刘的择业观,适当放低要求。在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协助小刘在“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网”上进行注册,根据其初步意向,结合网络发布的招聘信息选择了一家薪资中等,各项要求较高的企业岗位应聘,通过接洽,小刘进入企业,获得了她的第一份工作。在帮助小刘择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向其推荐了“市人力资源市场”,并介绍了如何应用,希望可以在今后帮助到小刘。

一个月后,就创局工作人员对小刘进行了回访,得知小刘工作并不顺利。由于没有实务经验,小刘对于岗位工作并不能够独立完成,虽然逐渐熟悉,但由于选择的企业对于该岗位要求较高,小刘工作起来有些吃力,感觉难以胜任,对此,小刘有些灰心。

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再次与小刘进行沟通。在这次的沟通中,有过工作经验的小刘对于自己的求职意向及定位更加明确,工作人员则提出建议,希望小刘在选择职业的同时不必只顾虑薪资高低,要有长远规划,选择可以在职业过程中提升自己能力水平的岗位,小刘也频频点头,表示在工作一个月后,相比较第一次的选择,更加坚定了这种正确的择业观。

工作人员根据这次的谈话,在建议了相关岗位的同时,为其树立信心,推荐其使用“智能化求职终端”及“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网”,培养其自主性,尊重其择业的自主地位。

两周后,小刘主动打电话至就创局,说其利用“智能化求职终端”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该岗位虽然薪资不高,但意在培养,上岗一周,跟随企业老员工学习到了很多专业及实务知识和技能,很感谢就创局工作人员的帮助,并将此事发布到了议政网上表示感谢。

诊断:

1)高校毕业生刚步入社会,对于社会职业情况了解不够,对于自己求职意向够不够明确,且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盲目追求高薪职业。

2)在择业的过程中,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懂得长远的职业规划。

3)对于网络就业利用较被动。

指导:

充分利用网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分析,并客观分析求职者情况,端正择业观。在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基础上,提供合理的职业规划建议。推荐网络及智能化服务,调动求职者主动性,重塑求职者自信。

市创新做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创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方式,建立更加高效便捷、全国联网的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市制定了2013年——2015年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全面统筹建设标准、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201310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了《市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系统建设方案》,开发了智能化求职终端和网上招聘系统(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网),求职终端是安置在各类公共场所,尤其是街道、乡镇、社区,方便求职人员利用身份证或“一卡通”进行快捷智能扫描登记,并能即刻查询出与自己意愿相关的企业岗位信息的求职设备。较之传统求职模式,实现了岗位查询和求职登记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全天候自助求职登记;岗位查询和求职登记不再受招聘会是否举办以及招聘会现场条件限制,实现“天天招聘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