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国际视野

美国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 制约制造业“回流”

文章来源:中工网 时间:2019-12-12

据美国劳工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失业率较前月下降0.1个百分点至3.5%,与50年来最低点持平;非农业部门当月新增就业岗位26.6万个,高于市场预期。此外,11月份美国医疗保健行业新增4.5万个职位,制造业就业岗位增加5.4万个。

不过,相关分析人士认为,这个数字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且从劳工部公开的其他数据上可以看到,就业市场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可以认为美国经济仍然处于继续下降当中,没有看到逆转的迹象。

数据或具有一定偶然性

通常来说,非农就业水平代表着这一段时期经济的强劲与否,就业岗位的增加意味着生产端的繁荣,让企业家更愿意雇佣工人,这样经济也会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

对于这组数据,彭博新闻社认为,这些数据支持了美联储的观点,即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支撑着消费者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这可能会为美联储在12月维持利率不变提供更多政策空间。工资上涨也应会支持假日购物,并缓解民众对经济放缓的担忧。

但是分析人士认为,这次的非农数据有一定的水分。其中一个重要依据在于,本次非农数据存在偶然因素。一方面美国通用公司罢工事件的结束带来了4.13万人重回制造业就业岗位,这对于非农就业岗位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撑。此前,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成员在招聘已经放缓的情况下举行了为期40天的罢工,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美国10月份非农就业报告和失业率显示,受通用汽车罢工的“拖累”,美国10月份就业增长可能大幅放缓,同时失业率预计将从近50年低点3.5%有所回升。另一方面,临近年底,美国的感恩节和圣诞节销售季带来了较多临时雇佣岗位的增加,这对于非农数据来说也是一定的支撑。所以可以认为这一次非农数据波动存在偶然性和季节性,没能准确地反映经济情况。同时从劳工部公布的其他数据还能看到更加不理想的状况发生。

制造业滑坡趋势难以改善

据媒体报道,虽然就业数字和失业率都保持了强劲,但是从劳工部公开的其他数据当中可以看到美国经济下行的危险信号。其中很重要一点在于,制造业的滑坡仍然在继续。

数据显示,本次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增加是5.4万人,在整体就业岗位增加的比重当中已经处于劣势,然而这5.4万人中有4.13万人是来自美国通用公司罢工事件结束后的工人返工。也就是说,真正增加的制造业就业岗位只有1万人多一点。制造业的持续萎缩并没有改善,这将最终反映到经济数据当中。

美联社指出,由于关税阻碍了制造业发展,今年的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两极分化”:金融、工程、医疗保险等服务业保持稳健增长,但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的就业数据一直疲软。美国供应管理协会近日表示,受贸易冲突和全球经济疲弱影响,美国制造业连续第四个月下滑。新订单、生产和招聘都出现下降,11月出口订单继10月上升后出现下降。企业不愿投资,除非他们更清楚地知道贸易冲突是否、何时以及如何结束。“我们预计,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影响制造业活动,直至新年。”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美国制造商持续承压。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研究美国经济的高级经济师安德鲁·亨特说,备受关注的供应管理学会指数出现下跌,这“表明制造业尚未走出困境”。供应管理学会发布的新订单分类指数与创出7年来新低的8月份数据持平。MFR咨询公司首席美国经济学家乔舒亚·夏皮罗表示:“这项指标持续表明,未来几个月资本货物的订单量很可能呈疲弱之势。”

分析人士认为,制造业就业岗位的流失已经开始。制造业等周期性行业长期失业可能会引发“恶性循环”,即就业增长放缓导致收入增长放缓、新订单增长乏力、生产下降,从而加剧了就业的下降。

劳动力成本高是主要制约因素

制造业曾经在美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上世纪60年代占到GDP的四分之一左右,但自那以来其重要性一直稳步下降。

2016年末,美国政府提出“企业回归”战略,进一步发展本土制造业。主要政策思路体现在:实行税收减免,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来吸引制造业企业回归本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高速铁路、强弱电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为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鼓励科技创新,加大对技术创新及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抢占科技制高点;改革教育体制,加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方面人才培育和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等。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2010—2018年,美国回迁企业数量达到1912家。这些企业回迁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然而,企业回迁仍然没有改变美国制造业衰落的长期趋势,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仍呈下滑趋势。

分析人士称,使美国“制造业回流”计划很难达成的第一个原因是美国劳动力成本在全球层面上相对较高,不具备竞争优势,且短期劳动力供应也存在问题。这是导致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持续较长时间的原因之一。据《经济学人》智库2014年的统计,美国制造业人力成本为37.2美元/小时,远高于德国、韩国等国家,更是中国劳动力人本的9倍多。在美国当下就业充分的情况下,制造业回流只能抬升日益高企的劳动力成本,而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又会进一步阻碍制造业回流美国,形成恶性循环。

还有媒体指出,人口结构变化对美国制造业产生挤出效应。从全球人口结构看,发展中国家普遍呈现人口年轻化的特征,适合发展制造业,而发达国家普遍呈现人口老龄化、低需求的特征,难以发展制造业。通常来说,人口的基数和年龄结构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直接相关。当经济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时,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劳动者就业年龄相对偏低,就业人数较多。当经济处于发达阶段时,随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提升,劳动者就业年龄偏大,就业人数下降,将影响制造业的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