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热点资讯

将数据唤醒 促服务提升——人社部信息中心主任翟燕立谈社保大数据创新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时间:2017-11-21

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人本化

记者:“全国社会保险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的成功举办,对社保大数据应用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有何意义?

翟燕立:人社领域拥有覆盖广泛的数据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创新潜能。去年,人社部印发的《“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中已明确要求,要深度发掘人社大数据的应用潜能,增强创新能力,改进管理服务模式,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互联网+人社”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手段,通过“互联网+人社”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人本化。可以说,本次大赛是贯彻落实全国“互联网+人社”座谈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更是集中展示人社大数据应用潜能的重要舞台,对进一步推进大数据发展应用、全面实施“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保险数据是人社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大数据的典型特征。但数据应用不够充分,视野狭窄、理念陈旧、方法落后、创新意识不强、数据缺乏流通等问题仍然存在,限制了应用成效。为此,经请示部领导同意,我们举办了此次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希望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和智慧,通过集思广益、交流碰撞,在社会保险数据应用方面取得突破,谋求新思路新方法,加快推动人社大数据发展应用,这也是我们举办大赛的初衷。

记者:首届全国社保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取得了哪些成果?

翟燕立:从大赛举办情况看,本次大赛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必将对人社大数据创新应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收到一批引领未来的方案和倡议。本次大赛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收集到近500个优秀大数据算法,以及百余篇创新应用方案,为人社大数据应用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推进“互联网+人社”行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是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本次大赛聚焦于大数据应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数据创新人才、专家学者,以及各级人社部门、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参与,全国共有1601人组成的1335支队伍报名参赛,向全社会充分展现了人社大数据应用的无穷魅力,激发了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使其成为推动“互联网+人社”发展的有生力量。

三是搭建了人社系统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交流平台。本次大赛鼓励人社部门与社会机构跨界组队,通过智慧的碰撞、思想的交流,共同发掘人社大数据和服务资源的应用潜能,开辟开放共享、协作共创的发展格局,架起了人社系统与社会各界交流合作的桥梁和平台。

强化部门内外数据共享结果性与过程性数据并重

记者:人社大数据还存在着流通不畅、应用不足等问题,在您看来,这些问题有哪些解决途径?

翟燕立:长期以来,我们持续推进一卡通、省集中、一体化建设,就是要打通部门、地域间的信息壁垒,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部分地区、业务领域仍存在不少障碍,形成了阻碍数据流动的“栓塞”,影响到数据在人社系统内部的有序循环。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以解决,必然影响大数据充分应用,形成“互联网+人社”行动的阻碍,还需要我们尽快理顺。

首先,我们要注重将一切业务数据化,不仅要实时在线记录各类结果性数据,也要记录各类过程性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以人为中心重新组织,回归到以人为中心的逻辑,以用户思维来做业务。比如,依托持卡库的个人身份认证功能,不再需要劳动者提供额外的身份凭证,通过系统在后台的信息共享,也不用劳动者重复提交参保、就业等证明材料。

其次,通过数据在部门内外的共享,强化政府与社会间的数据流动,避免数据的重复性采集,让“群众来回跑”转为“信息多跑腿”,要在共享和连接中产生新的数据价值。比如,社保缴费证明,如果实现了部门之间的数据联网,完全可以由政府部门内部调取,方便群众购房、买车、贷款等,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再比如,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工资,我们只需要与银行共享工资支付信息,或委托银行监控建筑等领域企业职工的工资支付情况,在发现问题时适时予以干预,即可有效预防工资拖欠行为,还将为确认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提供直接证据。

人社大数据应用前景广阔,价值巨大,想像空间无限。但是,人社大数据的应用范围,绝不应局限于人社系统内部,也不应只局限于政府部门间的共享使用,而是要学习借鉴互联网数据的发展经验,勇于向社会“赋能”,开放人社大数据,让不同领域的数据真正流动起来、融合起来,实现人社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应用,并借助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激发数据的应用潜能。比如,金融数据与电商数据的碰撞,产生了“秒级”放贷的小微贷款;电信数据与人口数据的相遇,能够帮助城市规划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等场所。

由此想象,个人连续性社保缴费记录,可与金融机构合作,作为个人重要的征信凭证;医保监管系统的海量诊疗信息,对观察疾病谱变化、药品和医疗机械研发、健康保险精算等都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等等。只有如此,人社数据才能与社会数据实现广泛流动、深度融合,创新应用、创意点子才能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层出不穷,人社数据才能产生更大价值。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按照《“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要求,在对外开放和共享的同时,必须切实保护个人隐私和国家信息安全,不断健全数据管理使用制度和安全防护措施。

“数据富矿”实现互通共享鲜活数据融入管理服务之中

记者:为推进人社大数据应用,人社部门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翟燕立:近年来,人社信息化快速发展,更是积累了规模庞大的数据资源,十余亿人已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形成的数据资源数以千亿。截至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0.56亿人,全部持卡人员信息实现入库管理,这张卡片所聚合的公民身份、就业、参保、征信、医疗、金融等信息,可谓政府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数据富矿”。

作为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唯一凭证,社会保障卡犹如“粘合剂”,将各地医保结算信息快速“拼接”,形成了全国“一卡通”的首个成功案例。年内开通的102项用卡目录,将进一步加快跨业务领域的“一卡通”,推动横向的系统整合与数据联动,为将来更多的跨域跨地区协同共享奠定基础,这也标志着人社系统的数据资源建设进入了全国互通共享的新阶段。

此外,全国联网监测制度已实施10余年,各地向部里定期报送的就业监测数据达到4.64亿人,养老保险(含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含职工和城镇居民)、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数据分别达到8.39亿人、6.75亿人、1.85亿人、2.03亿人和1.67亿人,劳动监察联网监测也初具规模。这仅是部里抽取自地方的核心数据,沉积在各地的业务数据更为可观,还包括参保缴费、待遇领取等方面的明细信息,如资格认证、医保报销明细;求职记录,就业失业经历,技能培训及鉴定情况;群众的用卡行为,电话咨询、网上服务过程,以及档案、业务表单等尚未纳入系统管理的信息,等等。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化,我们掌握的数据资源仍在迅速增长,覆盖范围更为广泛,数据内容更加丰富,数据类型更趋多元,具有大数据的典型特征。

在数据应用方面,我们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上看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利用全国联网监测数据,通过数据比对分析,现已向各地提供养老保险待遇、异地居住领取待遇人员就医情况等核查服务。依托人社领域的信用信息,构建了人社信用综合评价模型,形成针对个人的信用评价能力,并已在重庆、广东等地进行试点应用。在此基础上,还积极推动与公安、民政、财政、卫生计生、扶贫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为国家宏观决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精准扶贫等提供数据支持。

记者:展望未来,您理想中的人社大数据应用情景是什么?

翟燕立:目前,我们虽在数据分析应用方面做了些工作,但从大数据的角度看来,那些沉睡在档案袋、文件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有着无比巨大的价值,还有更大的潜力尚待挖掘。

比如,在全民参保的“寻人计划”中,这些人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不参保?怎么样才能参保?我想,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人群的精准刻画,准确感知群众的社保诉求,主动提供政策咨询、参保服务,多途径引导城乡居民参保缴费。

又如,异地领养老金,先要“证明自己活着”,让老百姓难免抱怨。防止养老金冒领,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法?事实上,参保者生存认证,完全可以通过与公安户籍、民政殡葬、医院治疗、社区人口管理等信息的动态比对,实时掌握参保人的状况。

再如,每项重大社保改革,都会遇到新旧制度衔接和群体间利益关系调整问题。依靠已有海量数据,我们有可能通过多种改革方案模拟运行,把过渡措施设计得更合理,使制度转换更平滑顺利。

以上,仅是大数据在社保领域应用的典型案例,就业、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等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能否充分激发人社大数据的价值,取决于我们的重视程度和想象能力。

按照《“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大数据是“互联网+人社”的创新潜能,全面开展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广泛应用,是让人社系统加快迈向“互联网+”的有效途径。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注重大数据的应用,将这些鲜活的数据用起来,融入管理服务之中。要善于挖掘数据新用途、新业态,拓展数据服务内涵,从中发现群众需求,解决痛点问题,创新业务模式,甚至变革制度政策和体制机制,切实发挥人社大数据“金山银库”的效应。(王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