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职业指导

青海:“折翼”人自主创业打开新局面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人才网 时间:2020-07-20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对于“折翼”人来说,肢体或智力残疾带给他们的不幸常人无法感同身受,但同时,这种“不幸”激发出的坚强意志、不离不弃的高尚品质、全社会的悉心帮扶,都是他们的收获。他们失去了,也得到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海东市平安区的残疾群众依靠残联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通过自主创业,一个不落地走上了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贤妻撑起一片天

今年52岁的甘福林是平安区小峡镇石家营村人,经拆迁安置后,现住在河湟新区。据妻子刘菊香讲述,年轻时,甘福林因脑膜炎导致听力一级残疾,表达能力停留在七八岁的阶段,两人是包办婚姻,在嫁给甘福林之前,刘菊香并不知道甘福林是半个聋哑人,甘福林也不知道刘菊香会让他的生活变得生动起来。

“吃面面……”是甘福林常说的话,刚开始,刘菊香对他这种“小孩式”的表达很不习惯。天长日久,两人的沟通变成一个眼神、一个回头都能懂的默契。甘福林对刘菊香的口型也辨认得十分准确,别人对他说话都要边比划边说,但夫妻二人的交流与常人无异。婚后,刘菊香继续在工地为工人做饭,甘福林在村干部的介绍下在工地干一些简单的活计维持生活。

儿子甘宏鹏15岁时发烧感冒,刘菊香以为是普通感冒,带儿子去小诊所治疗,但丝毫不见起色。后来去青海省儿童医院检查,儿子被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那时,甘福林的老家刚被拆迁,手里还有些许拆迁款,刘菊香就带着儿子赶到陕西省西安市西京医院进行治疗。

“在西京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住了20多天,孩子才清醒过来。我跟他说,‘鹏鹏,妈妈来看你了’,他也知道。”在医院治疗后,医生表示,儿子的病情需要一段时间后就能恢复。全家人喜出望外,带着孩子回了家。时隔三年后,儿子再度被感染,这次,刘菊香跑遍了所有大医院,医生都告诉她,儿子的病情恢复无望。

为了让这个家庭撑下去,刘菊香想到自己在工地做饭时会压面条。于是,2018年11月,夫妻二人靠平安区残联的2万元扶持资金开起了面条铺,如今的月利润在2500元左右。每天6点起床和面、压面,一天80斤的面条要忙到中午才能压好,甘福林便回家做饭。

当记者见到刘菊香夫妻二人时,他们正在面条铺里忙碌着。“他干活很踏实,手底下也很利索。”甘福林回头看了一下,刘菊香便知道他在找菜刀,“因为他要切面了,看一下就知道。”刘菊香小声的一句话,甘福林也能意会。默契的夫妻,从大苦大难中熬过来后,此时的相互依靠显得弥足珍贵。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家还有一点希望,不然我就崩溃了。”刘菊香说,现在全家的日子说不上好,丈夫不能言语,孩子全靠照顾,但是希望还在。因为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小区的居民都来买他们的面条,附近的单位有大型活动也会来订购。在残联的扶持下,甘福林成了护林员,年收入1万元……

残联培训找到致富路

走进位于平安区石灰窑乡红崖村的祁连奎家,两三间混凝土结构的房屋还没装修,院子里由一条砖块铺成的小路引路,屋子里的炕头上还粘着报纸,已过立夏,祁连奎家还生着炉子。

“这个脚踝前几天刚上药,还有个洞,这里直接是个洞。祁连奎指着自己的左脚比划着说道。紧接着他又撩起背后的衣服,露出了一条长长的疤痕:“这也是当时做手术留下来的,当时条件有限,腿部手术没成功……我现在耳朵也不行了,感觉还是跟那次事故有关。”

跟祁连奎说话,记者都要大声喊,不然他就会会错意。听力三级残疾,肢体四级残疾,对于致残的那次事故以及后续的治疗,祁连奎像是在诉说别人的故事一般轻松,然而,这些年的艰难困苦,把祁连奎锻造成了一个敢闯敢干的硬汉。

2006年秋收时分,祁连奎驾驶的农用车发生事故,他被压在了农用车底下,腿脚致残。腿脚行动不便,祁连奎也曾沮丧过好一阵子,但生活还得继续。致残后,这位曾经的村干部家境一天不如一天,想方设法要致富的祁连奎终于找到了组织——残联。

在平安区残联的安排下,祁连奎参加了养殖培训班,这下,祁连奎算是学到了“硬核”知识。2016年,他拿出仅有的积蓄加上贷款,开始修建猪舍。2017年,经申请后,他用残联的5000元产业扶持资金大力发展生猪养殖。2018年,他争取到2万元的残联创业资金买了母猪和小猪。不成想,他的猪却因生病而全部“阵亡”。经历了此次事件后,祁连奎更加懂得了科学喂养的重要性,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母猪的养殖方式。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现在祁连奎把猪舍分成三部分,设置了产房,仔猪和母猪分开喂养。猪舍面积达300平方米,存栏已达到29头。“今年八月份要出栏三窝仔猪,收入估计会在2.8万元左右。为了不在猪饲料上花钱,今年,祁连奎种植了燕麦、青棵等作物共计4公顷,为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打下了基础。

如今,祁连奎每天有一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猪舍里头,哪头猪该生了,哪头猪得病了,他比谁都清楚。今年的猪肉价格比往年高,祁连奎更是高兴,只要销路不愁,他的养殖路就会越走越宽,这座农家小院里焕发出的致富生机,也比从前更加浓厚了。

坚定意志走出贫困圈

见到沈元成时,他沉稳、安静、语言表达流利,丝毫看不出曾经的他差点被残疾打倒。

1972年,沈元成出生于平安区平安镇沈家村一个贫困家庭,1986年,正在上初二的他,在步行前往学校的路上发生车祸,当时,沈元成年仅14岁。车祸后,右腿被截肢,穿上假肢后,不能弯腿,不能上坡,也做不了重活。对于刚步入花季的沈元成来说,肢体三级残疾成了一个噩梦。

“他上学的时候成绩特别好,却出了车祸。车祸后在医院住院的日子里,他总是喊着右脚疼,其实脚已经被截肢了。”沈元成的母亲边叹息边对记者说。对于沈元成的父母来说,眼看儿子的人生发生巨大转变但却无能为力的感觉并不好受,沈元成出事后,家里无法同时负担沈元成的医疗费和弟弟的学费,因此,弟弟只能辍学外出务工。

沈元成的母亲告诉记者,截肢后沈元成每个月要去医院复查,那时候没有公交车,母亲拿着毛毯,父亲背着沈元成在路边堵车,有时候甚至会等一上午才拦到一辆车。看到家人都在为自己努力,沈元成也想努力一次。

与父母商议后,沈元成想学一门手艺转移注意力,那时候,农村的裁缝是一个吃香的活儿。学成裁缝手艺后,沈元成安心在家做工挣钱。但几年后,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裁缝逐渐被时代浪潮淘汰,沈元成仅靠裁缝手艺挣钱越来越不现实,他便开始寻找别的挣钱之道,也为父母减轻压力。

1998年,沈元成在自家的院子里隔了一间房,开起了小卖部。“那时候家里穷,他又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就花了四百块钱开了间小卖部让他经营。”对于常年在村里种地的父母来说,如何经营小卖部是两眼一抹黑,小卖部都要靠沈元成自己进货、算利润、定价格。

一般村里的小卖部卖的都是食品居多,可是走进沈元成的小卖部,彩票投注,复印打印,电子商务服务站,三大运营商话费缴纳应有尽有,这里俨然变成了村上的小商铺。

从创业到今天,沈元成经营的小卖部越走越顺畅,没有为吃穿住行发愁的事情,家境也逐渐富裕。父母已经年迈,还要背着日头种地,沈元成想让自己的腰包更鼓一点,让父母享受更好的生活。

相对于就业,创业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创业难,残疾人创业难上加难。平安区残联竭力完善残疾人自主创业措施,鼓励更多残疾人创业。自2016年以来,平安区残联共计帮扶残疾人自主创业87户,其中种植户1户,养殖户43户,小卖部及其他经营业户43户,共计扶持资金109万元。创业资金的投入不仅为“折翼”人提供了一条致富路,更为一个个家庭带去了新生活的曙光。


分享到: